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浅析复合助词トアッテ及トアッテハ

发布时间:2018-03-30 22:23

  本文选题:复合助词 切入点:接续助词 出处:《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01期


【摘要】:正 笔者最近在讲授每年由国际交流基金实施的日语能力测试试题时,发现一级试题出题有了一些令人注目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出现了一些以前不曾有的、有关复合助词助动词的高难度的表达方法。比如在1991年度一级读解文法试题问题Ⅳ中有一题是这样的: (6)待待夏休始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e find out that there have been some notable changes in the first - class test questions . Specifically ,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not existed before .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芬;;《儒林外史》中“将”的虚词用法[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2 魏亚利;;表示因果关系的「p骸⒐省⑺浴沟挠梅╗J];日语知识;2011年09期

3 尹燕飞;;再议扬州方言数量短语后的助词“头”[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4 袁涛;;浅谈日语表示原因、理由的用词[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5 李孟欣;;「~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对照分析(二)——从给予方的角度来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6 李睿;;中亚学生学习助词“了”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7 徐海峰;;日语中常用关于原因的接续助词及异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8 尤冉冉;龚海平;;汉译英的直译与意译(下)[J];阅读;2011年Z2期

9 卢万才;;尊敬语的种类(6)[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10 宇文宝林;;日本姙における主客壋(一)——原因·理由(一)[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秋丽;;泉州方言介词“嘞”的语法化及涉及的相关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张忆杰;;学生中常出现的アクセント问题[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3 罗建邦;;从三个平面看“V有”和“V了”之差异[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俞志慧;;《国语》版本源流及公序本系统二子本之对比[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陈肖霞;;连续话语中不送气塞音统计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林文金;;莆仙方言的选择问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蕊;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桂成;;说“像”及“似的、一样、一般”[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姜柄圭;;学术领域语料的“V+N”搭配特点与汉韩机器翻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景爱;;浅析日语授受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郁洪千;每周一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培泉;《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领域的又一部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3 赵晓蓉 辛之 张宝东 张伟珍 朱胜龙 张雨门;书名:在品位和市场之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记者 纪海珠;怎么教孩子说话[N];信息时报;2003年

5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义;“十来年”义辨[N];光明日报;2010年

6 甘谷县常家庙学校 颉景峰;浅谈“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N];天水日报;2007年

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 闫学;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文/马荣;感受美国幼儿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成瑞容;秦始皇阿房宫的遗音[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岳立静;《醒世姻缘传》助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温振兴;《祖堂集》助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毛文伟;现代日语助词性机能辞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黄思贤;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俊之;元江苦聪话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申美花;[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琳;习得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李菁菁;关于复合助词「によっ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燕燕;《碧岩录》助词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4 李荫;现代汉语助词项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5 王晚明;对格助词“に”的语义网络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赵栋;《牡丹亭》助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宣磊;论日语复合格助词“に[筏啤钡奶富肮δ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慧芳;和顺方言助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果;禹州方言助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琴;汉语助词“的”字分化及其原因探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7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687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