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
本文选题:鲁迅 + 直译研究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摘要】:从对比语言学视角看,汉日语序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从翻译实践的角度看,日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在语序上也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这种特点正是鲁迅得以倡导直译并身体力行的语学基础。可以说,鲁迅倡导直译有其合理性;但是,从学理层面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he order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hows a high similarit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Japanese original text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also show strong convergence in word order.This kind of characteristic is the foundation of linguistics that Lu Xun can advocat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practice.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reasonable for Lu Xun to advocate literal transl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36;I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大友;鲁迅诗歌修辞探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孟悦朴;理性的光辉与浪漫的风采鲁迅、郭沫若女性观比较[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杨洪承;世纪元年鲁研学术新走向——2001年鲁迅研究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09期
4 陈漱渝;法国有大作家,好作品——鲁迅与中法文学交流[J];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09期
5 散木;我看"《人言》事件"[J];书屋;2005年04期
6 陈越;鲁迅:越“名士文化”之个案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7 闻科;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学习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02期
8 韧真;警惕革命队伍里的“蛀虫”[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Z1期
9 路向阳 ,王纪昌 ,汪振杰;学习鲁迅,同旧的传统观念澈底决裂[J];求是学刊;1976年Z1期
10 虞愚;;参观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绝句三首)[J];诗刊;197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迅与烟[A];全国烟草系统纪检监察专卖管理财务审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轶;;言文之分与身份之别——以鲁迅语言观为中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曾镇南;;鲁迅是谁?——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铁仙;;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史挥戈;吴腾凰;;严谨的文风 科学的论证——重读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崔银河;;鲁迅与蒙古族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季元龙;;鲁迅:体裁规范与美学追求[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崔栋森;;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有怀[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10 张化男;;一种《水浒》,,一个宋江——我对鲁迅评《水浒》观点的一点体会[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涌豪;日常的鲁迅[N];文汇报;2002年
2 何满子;重读鲁迅《写于深夜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奉少廷;先生不厌百回读[N];人民日报;2010年
4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张梦阳;鲁迅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启悟[N];文艺报;2011年
5 李钧(教师);“不打折扣”的鲁迅[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孙伟科;鲁迅身后不寂寞[N];文艺报;2000年
7 何满子;鲁迅 以人格而伟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文先国;关于《鲁迅著作手稿全集》中鲁迅与非鲁迅手稿问题的探讨[N];中国文物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康慨;美国汉学家华志坚:鲁迅是中国的奥威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张文红;精神的饱满与思维的深邃[N];安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杰祥;“道”与“路”[D];复旦大学;2003年
2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3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4 方Q趾
本文编号:1748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74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