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以非同源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2 09:00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作为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谚语更是其民族文化的写照,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该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在文化等诸方面都互相影响。众所周知,随着汉字和儒学传入日本,许多的中国谚语也随之传入,但是,通过查阅日语辞典及对日本人使用的谚语的调查来看,由日本人自己创所作的谚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此,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所使用的谚语,特别是中日非同源谚语,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文中,我决定对中日非同源谚语进行研究。主要对在音声、句子结构变化、表达方式、语用论及修辞手法方面的中日谚语的特征及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对各自国家的谚语有着怎样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分析研究。 第一章中,首先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方法后,总结相关先行研究,并对本论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迄今为止,关于谚语的研究多限于以表面形式为重点,只比较外观的异同以及对意义与语用的比较的论文,而对于中日同源与非同源谚语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本论文将从广义角度考查中日非同源谚语的比较研究。 在第二章中,对中日谚语分别与惯用句、成语和格言进行了区分,并对中日谚语的诞生和传承进行了阐述。 在第三章中,首先对中日同源谚语从发音、形式结构和语用方面,在传入日本后进行的改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并且,本文对中日非同源谚语从语源、发音、句子结构变化、语用论以及修辞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对中日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做了对比研究。 第四章是对本论文的综合性考察,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中日两国谚语在自然环境、宗教、思维习惯、世界观及心理认知的影响下,产生了各自与众不同的谚语。希望以上研究对于今后的谚语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36;H36
本文编号:1939398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36;H36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序論
1.1 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1.2 研究方法と对象
1.3 先行研究及び本論の位置づけ
1.3.1 中国語の諺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3.2 日本語の諺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3.3 中日の諺についての对照の先行研究
1.3.4 先行研究の不足と本論の位置づけ
第二章 諺の誕生と伝承
2.1 諺と慣用句、成語、格言についての限定
2.1.1 中国語の諺についての定義
2.1.2 中国語の諺と慣用句、成語、格言についての限定
2.1.3 日本語の諺についての定義
2.1.4 日本語の諺と慣用句、成語、格言についての限定
2.2 中日の諺の誕生と伝承
2.2.1 中国語の諺の誕生と伝承
2.2.2 中国語の諺の特徵と分類
2.2.3 日本語の諺の誕生と伝承
2.2.4 日本語の諺の特徵と分類
2.2.5 まとめ
第三章 中日の諺についての对照
3.1 中日同源の諺
3.1.1 語源から
3.1.2 日本に伝えられ後の改造
3.1.3 日本に伝えられ後の変化の原因
3.2 中日非同源の諺
3.2.1 語源から
3.2.2 音声による差異
3.2.3 文の流動性による差異
3.2.4 表現方式による差異
3.2.5 意味論上による差異
3.2.6 修辞学の運用による差異
3.2.7 中日非同源の諺による社会文化
第四章 結論と今後の課題
4.1 研究のまとめ
4.2 今後の課題
注
参考文献
論文発表
謝辞
研究生履歷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芝;日语谚语汉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博;日语谚语的结构与语义[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蔡卓;从中日谚语看中日女性形象[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徐嘉莉;汉语惯用语研究及其对外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9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93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