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と”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和机能

发布时间:2018-06-03 16:58

  本文选题:因果关系句 + 因果句 ; 参考:《外语研究》1997年01期


【摘要】:“と”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和机能顾盘明接续助词“と”根据其连接的前后项分句之间的关系,可有如下五种用法和机能:〔1〕表示连续太郎は部屋に入ると,窗をあけた。〔2〕表示发现太郎がうちへ归ると,,花子がいた。〔3〕表示时间夜になると,雪が降った。〔4〕表示契...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u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nection, there may be five usages and functions as follows. The window shows that when we find that the taro is in the sky, the flowers are in the right place. (3) it means that the time and the night are in the air, and the snow is falling down on the ground. (4) the agreement is made.
【分类号】:H3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翁宇;“МОЖНО+S~2”结构[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2 刘耀武;论日语中的“陈述副词”[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3 刘有志;评“合成谓语”[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陈和年;略谈“词”的语法特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谢质彬;从《论语》一书看上古汉语连词“而”的用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董再勤;外语系同学学习汉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7 郭青萍;谈汉语单句语法结构分析[J];殷都学刊;1980年00期

8 张喜春;是基本成分还是连带成分[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0年00期

9 齐光先;现代俄语中的次要主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10 谢志刚;英语主语与其定语分隔的常见句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绍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格式的真面目[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2 杨合鸣;;《诗经》加缀形容词探析[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柴秀敏;;《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栗振复;;论满语无副动词[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5 郭文燕;;区别词新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林文金;;莆仙方言的选择问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熊亮;;因果句小探[A];Advances in Computation of Oriental Language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C];2003年

8 李胜梅;;现代汉语中“被”的词缀化倾向[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龙从军;江荻;;现代藏语带助动词的谓语组块及其识别[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汪洁;方琴;;运动性失语症动作命名困难的语言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永久;相互借用的民族语言[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吴义勤;小说三病[N];文汇报;2000年

3 ;帮助你的孩子素质晋级[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4 桂东;未来20年个人电脑走向[N];科学时报;2001年

5 刘保全;可贵的新闻敏感 感人的细节描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树立 梁衡;不同凡响是高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7 曹恁;东西方教育比较[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王洪达 章小琴;教学生这样阅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主讲人:李俊和(特级教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N];福建日报;2003年

10 徐安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曾常年;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洪淼;现代汉语连动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含因果关系单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黎氏秋Y

本文编号:197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97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