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语切不可望文生义
本文选题:日语教学 +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 参考:《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年02期
【摘要】:正 不同国家的语言有共性,也各具特性。因为语言受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制约,势必具有反映本民族文化脉流的特殊性,并最终汇于人类文化之长河中。因此,在进行语法分析、阐释词义、组词造句、日常口语以及日汉、汉日互译都要考虑到日语的特殊性,巧妙地使两种语言脉脉相通,是很主要的问题。 一、日语的直观性和委婉性
[Abstract]:The languag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common features and also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language is restricted by the particularity of national culture, it is bound to reflect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own national culture, and finally converge in the long stream of human culture. Therefore,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explanation of word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s, daily spoken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Chinese and Chinese, Chinese and Japanes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particularity of Japanese, and skillfully connecting the two language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First, Japanese is intuitive and euphemism.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忠;略谈日语时相助动词“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田青;我们从事日语听力训练的体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3 赵福全;日汉同形词的错情剖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4 张正立;日语中的古汉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5 曾月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J];求实;1980年Z2期
6 丁国成;诗的借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5期
7 贾tx;;日语的ァクセント及其规律[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1期
8 姜晚成;;日语的“亲属”和“邻人”[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9 于吟梅;;日本语言之美[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10 望月八十吉;曲翰章;;日语和汉语的音节比较[J];当代语言学;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郭颖侠;;关于日语形容动词词干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彭杰;;管窥“惯用语句”[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尹仙花;;日语中自发与可能的表达方式[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尹仙花;李凤阁;;关于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刘瑞玲;全京姬;;日英汉语词语表达法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宋成华;;浅谈日语中常见同训异字词的区别[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杨秋香;;大学日语四级考试辅导探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荀春生;;关于“了”与日语“夕”形的非等值性[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老年痴呆有前兆[N];北京日报;2000年
2 王方红;学生意外身亡 保险给付44万[N];中国保险报;2000年
3 广东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凌琳;从古诗文中感悟灵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刘海梅;域名含义谁来解[N];光明日报;2000年
5 凌培风;“抗日战争”在家里进行[N];华东旅游报;2000年
6 成吾;“留学日本考试”明年试实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大江健三郎/文 涂晓华/译;日本文学能成为世界文学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魏惠娟;日产汽车期望在华“复活”[N];中国经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赵彦华;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了解世界[N];中华新闻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沈莹;一辈子只作中国人[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进礼;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见东;中国古代画论逻辑结构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斋藤宗则;象思维对《内经》藏象形成之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8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演示实验教学对物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卫国;从科学技术的本质探讨人与自然联盟之条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广元;现代电视视听教材的摄像创作思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邹翔;中学物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秦莉娜;从语用学角度看日语请求表达方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黄雪蓓;理性——演员创造角色的灵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7 展辉;文艺新思维论纲[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谷政;论数学形象思维及其培养[D];苏州大学;2001年
9 王倩;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廖煊如;形象思维整合与数学问题解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76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97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