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浅谈“は”与格助词的对应

发布时间:2018-06-26 17:51

  本文选题:格助词 + “は” ; 参考:《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01期


【摘要】:正 在日语中可谓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助词,关于其语法功能,许多日语辞书已从不同角度作了种种说明。如有的从限定关系上称为“限定肋词”(《国语中辞典》、时枝诚记·吉田精一,P1649),有的从承接关系上称为“系助词”(《日本文法大辞典》、松村明,P666)等。虽然这些解释在宏观上为日语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但在具体的日语学习和教学实践等微观方面我们还是不免会遇到一些有关具体的应用问题。比如与格助词的对应问题。试看下面例句:
[Abstract]:It is a very frequent auxiliary word in Japanese. Many Japanese dictionaries have explained its grammatical func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For example, some of them are called "restricted words" in terms of limited relations (the Dictionary in Mandarin, Shi Zhicheng notes Yoshida and P1649), others are called "relative auxiliary words" (Japanese Grammar Dictionary, P666) and so on. Although these explanations provide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Japane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t the macro level, we will encounter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microcosmic aspects such as specific Japane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For example,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 with the case auxiliary word.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 sentence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娟;;多重意义的格助词“で”[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4期

2 王禾;关于格助词‘に’的使用方法[J];日本医学介绍;1988年01期

3 程放明;;根据后续动词看表示原因、理由的“”和“ご”[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年02期

4 陈雨贤;试论格助词“が”试论格助词“が”[J];外语学刊;1996年04期

5 陈玉忠,李保利,俞士汶,兰措吉;基于格助词和接续特征的藏文自动分词方案[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1期

6 王宏;;格助词<ヘ>的用法以及与<■>的区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1期

7 石舟;浅析格助词“が”(一)[J];日语知识;1997年06期

8 林宇;可能态与格助词的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3期

9 王相林;;富于人情味的“に”——介绍山下秀雄先生有关格助词“に”的一段论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1期

10 李庆祥;;谈谈时间名词与格助词“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李保利;俞士汶;兰措吉;;基于格助词和接续特征的藏文自动分词方案[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才智杰;索南仁欠;;藏文分词算法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玉忠;;信息处理用现代藏语词语的分类方案[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任福继;范莉馨;;基于家族模型的日中机器翻译系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5 江涛;于洪志;李刚;;基于藏文网页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6 屈六生;;一部独具特色的清代满语语法著作——评述《清文虚字指南编》[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7 春花;;论赛尚阿纂《蒙文指要》[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才让加;吉太加;;基于藏语语料库的词类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才让加;吉太加;;藏语语料库中词性分类代码的确定[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学智;;《清文启蒙·清文助语虚字篇》补缀札记[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哲鸿 邹向东;把服务推到企业眼前[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郭敬安;增加设备功能 提升服务品质[N];金融时报;2008年

3 郑州 姜笃庆;柔性电子体温计[N];电子报;2006年

4 张戈;做广还要做深 Qno侠诺“双线作战”[N];电脑商报;2006年

5 谢莉葳邋张鹏 张震 实习生 刘琦;四款GPS各领风骚[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6 沉睡者;用好UC免费短信功能[N];电脑报;2005年

7 赵晓星;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弊大?[N];检察日报;2003年

8 王继善;山东日照扎实推进“12365工程”[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苏关轩;苏州海关:“红盾”威风八面[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郑申;POS机进入多媒体时代[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钢楚伦;汉语空间介词与蒙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唐均;苏美尔语的格范畴[D];北京大学;2008年

3 申敬善;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7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旭映;格助词“へ”的意义用法及其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赵鑫;格助词二和广的典型性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达琼;探析汉藏翻译中的连词与格助词的作用[D];西藏大学;2009年

4 许常玲;关于现代日语中ソ系列接续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娅珍;关于格助词“で”的意义功能[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昱;汉语介词与哈萨克语的格形式的对比研究及教学验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秋颖;关于日语母语者与非日语母语者格助词省略的比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裴丽;表示对象的格助词“に”及其汉语表达[D];湖南大学;2008年

9 朱星荣;格助词“に”和“を”的替代性[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10 黄成湘;「格助词+の」结构与连用格对应关系考察[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0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070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