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请求的拒绝表达的考察
本文选题:礼貌原则 + 拒绝表达 ; 参考:《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活动的增加,大连的日资企业已经达到了三千多家。大学日语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进入日资企业工作。据对日资企业调查了解到,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中国人,甚至是对于具有高级日语水平的中国人来说,理解并正确使用日本人的拒绝表达方式是日语交流的一个难点。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大学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在用日语工作时,在拒绝表达的使用上有可能存在障碍。 本论文力求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中国人在面对请求时的拒绝表达行为的考察、分析,探讨日、中关于拒绝行为的语言表达习惯及特征,揭示导致这一特征的心理因素、社会要因。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以礼貌原则理论为基础,对中日拒绝请求表达行为进行对比研究,以构成拒绝请求表达的典型的组成部分,即“道歉”、“理由说明”、“结论”为中心而进行分析考察。不少的拒绝表达研究是在相同条件下收集两种语言的会话资料而进行的对比研究,但是以中国和日本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日本和中国各100名在校大学生的拒绝场面的回答作为资料,观察到了中日两份资料中拒绝表达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结果如下: 第一、中日拒绝表达多使用“道歉”用语。日本大学生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老师多使用“すみません系”。但是,日本大学生对朋友和后辈,不论与对方的关系亲密与否,多使用“ごめん系”。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朋友和后辈,与对方的关系亲密时,多使用“ごめん系”,不太亲密时多使用“すみません系”。 第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大学生大多选择“坦率型”和“含糊型”的“理由说明”方法。日本大学生对老师、不太亲密的朋友和后辈多用“含糊型”的理由说明,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亲密的老师和朋友多用“坦率型”的理由说明。在“理由说明”的句末表达方面,日本大学生多使用“ノデ型”、“カラ型”、“ノダ型”。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多使用“命题直接提示型”这类不适当的语言表现方式。 第三、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大学生在拒绝时都不怎么给出“结论”。日本大学生所使用的“结论”例如“~そうにない”、“~ないんです”这样,形式委婉而又丰富多彩。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表现形式,诸如“いけない”、“q!理”、“~できない”,单一而且生硬。 整体来说,处于纵向社会的日本大学生,由于受到论资排辈意识和身份制度的影响,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相比,在拒绝他人的请求时,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对方的亲疏关系,更注意语言的使用。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容易受到母语或母语文化的影响和日语语言能力的不足,有时会出现不自然的拒绝表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Dalian's Japanese enterprises have reached more than 3,000. Graduates majoring in Japanese are increasingly working in Japanese-funde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of Japanese-funded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Japanese, for the Chinese, and even for the Chinese with advanced Japanese skills,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ly using Japanese refusal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Japanese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re may be obstacles in the use of refusal to express when Japanese graduate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work in Japanese.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 in the face of request, and to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this characteristic, so a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people who refuse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the face of their requests, so as to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this feature. Social causes. Based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theor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refusal of reques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o as to form a typical component of the expression of refusal request, namely "apology" and "explanation of reasons". Conclusion is the center of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Quite a few studies of refusal expression are made by collecting conversational data in both language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ponses of 100 college students in Japan and 100 in China, 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expressions of refusal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China and Japan refuse to use the term "apology".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often use the teacher. However,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often use their friends and descendant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or not.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when they are close to their friends and successors, often use the word "Huanghu", and when they are not too close, they often use it. Second,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mostly choose "candid" and "vague" explanation of reasons "metho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often use "vague" reasons for teachers, less intimate friends and descendants, while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use "candid" reasons for close teachers and friends. In the end of "explanation of reasons",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often use "Li", "Li", "Li".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often use "propositional direct cues" as inappropriate language expressions. Third,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give any conclusions when they refuse. The "conclusions" used by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for example, "the conclusion" and "the conclusion", are euphemistic and colorful. And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expression forms, such as "the", "Q!" "Li", "~ to", single and stiff. As a whole,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vertical societ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seniority consciousness and status system, compared with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refuse the request of ot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he other party and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party. However,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are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ir mother tongue or native language culture and lack of Japanese language ability, sometimes they refuse to express themselves unnaturally.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慧;;中西文化礼貌现象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韩庆玲;从礼貌原则看模糊语言的表达功能[J];云梦学刊;1999年02期
3 饶清翠;“会话含义”理论与口语交际[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4期
4 吴雪花;英语教学中礼貌原则和礼貌策略的输入[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廖运全;;由言语交际的异常现象探究利奇的语言学理论[J];教育与职业;2004年28期
6 李弘;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沟通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莉;言语交际中的委婉语与礼貌原则[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雷龙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9 陈科芳;;委婉语翻译的礼貌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罗添娴;;从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谈跨文化交际[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秋端;;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性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栾育青;;邀请语及应答语的跨文化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张芬;;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黄碎欧;;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艳君;;西方礼貌理论的文化阐述及其认知模式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张丽萍;;试论“谎言”的释义及内涵[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晓卉;;英汉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文化语用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韦庆旺;;意图、名声及申述方式对冒犯者所受责备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强 通讯员 石家言;日“京瓷”公司道歉[N];中国商报;2000年
2 记者 毛浓曦;“垄断大户”向客户公开道歉[N];工人日报;2000年
3 范绍广;说声道歉不容易[N];中国煤炭报;2001年
4 记者 戚德良 楼坚;巴拉克首次公开道歉[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杨帆;推出过失道歉制度[N];中国保险报;2001年
6 陈绍军;郑州一道歉公司在夹缝中生存[N];中国商报;2002年
7 于力 杨玉友;游客挨宰 副市长道歉[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本报记者 程继明;道歉公司离赚钱还有一段距离[N];中国经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杜宗臣 通讯员 文达 小凤;“我为自己的误解道歉”[N];检察日报;2000年
10 梅新文;美国打官司鼓励道歉[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凤;《红楼梦》与“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傅利;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方传余;言语幽默的语用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兴兵;中国医患门诊会话的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赢;对请求的拒绝表达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洪伟;汉语语境下礼貌语的听者认同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徐本川;《无事生非》中话语的(不)礼貌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4 唐建军;礼貌原则在网络言语交际中的适应性调查[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婉湘;时间指示语映射现象的礼貌解读[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yN蓓;译者主体性下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任利华;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岩;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理论分析汉、英语言中的会话隐含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潘敏;英汉言语行为中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姣;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1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11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