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熟练度汉-日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非对称性研究
【学位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Method
1.4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Key Concepts
2.1 Bilingualism
2.2 Code-switching Process
2.3 Code-switching Asymmetry
2.4 Mental Lexicon
2.5 Features of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
2.6 Theoretical Models and Hypothesis Related to this Study
2.6.1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Model
2.6.2 Inhibitory Control Model
2.6.3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Threshold Hypothesis
2.6.4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Hypothesis
2.7 Previous Studies
2.8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
3.3 Subject
3.4 Software
3.5 Materials
3.5.1 Verb-object Phrase
3.5.2 Quantifier Phrase
3.6 Procedures
3.7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Code-switching of High proficiency Bilinguals
4.2 Code-switching of Low Proficiency Bilinguals
4.3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onCode-switching Process
4.4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Phrase Structure onCode-switching Process
4.5 General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5.1 Major Findings
5.2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 of Present Study
5.4 Prospect of th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1
Appendix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琴;;影视剧对白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探析——基于香港电视剧《男亲女爱》对白的个案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梁凤娟;;粤英语码转换的特征及功能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程庆方;孟秋菊;;浅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04期
4 陈玥;;外语教师语码转换信念研究方法评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年01期
5 辛杨;;大学生对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的态度[J];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11期
6 朱玉金;;顺应论视角下语码转换成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8年08期
7 王璐;马振旗;;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语码转换的谋篇功能分析[J];英语教师;2018年05期
8 王跃平;;蒙汉语码转换探析[J];语文学刊;2015年02期
9 陈欣;;从顺应论角度看大学校园的英汉语码转换[J];文教资料;2010年21期
10 石佳鑫;郝晓梅;;基于顺应论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语用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召妍;对外汉语课堂教师互动调整有效性研究:语码转换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HENG GUEK BOON(王越文);双语教育制度下新加坡华族中学生华文(第二语言)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峻;不同熟练度汉-日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非对称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2 吕宇璇;基于语域视角的“网络游戏攻略”语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申涛;重点初中和普通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Teoh Siewteng(张(女秀)婷);马来西亚华小生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5 伊斯麦提·尤努斯;初中英语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对比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6 唐晓敏;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7 徐珂;语码转换在《金星秀》中的顺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8 袁方;社交媒体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型分析[D];河南大学;2018年
9 张小凡;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微信聊天语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杜星莹;电子商务广告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5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87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