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计数计划》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8 09:52
  日本推理小说,一直享誉世界,对于我国读者来说更是倍感亲切。本文以日本著名推理作家黑川博行的早期代表作《计数计划》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研究对象。该作在内容上聚焦社会现实,讲述了一桩颇具讽刺意味的恐吓勒索案件;在语言上使用了大量的日本关西方言、警察隐语、各行各业的行话,以及富有时代特征的流行用语等,是一部特色鲜明的社会派推理小说。鉴于上述原文文本特征,笔者选用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作为本报告的指导理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为基础,主要包含文本类型理论、语义翻译理论、交际翻译理论、关联翻译法等内容。其中,本文主要从文本类型及语义、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本次的翻译文本,而交际作用与读者反应的概念则贯穿于始终。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发现,在推理小说日译汉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源语、目的语表达习惯、语法结构相异,目的语词义空缺,原文文化意蕴流失等现象。对此笔者从词汇与句子两大层面,主要分析了在警察隐语、标准化的专有名词、地域方言等涉及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中,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笔者期望此次翻译实践能够为我国日本推理小说的翻译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一、引言
二、翻译背景及意义
    (一)翻译背景
    (二)翻译意义
三、作家及文本介绍
    (一)黑川博行简介
    (二)《计数计划》简介
    (三)文本分析
四、翻译过程概述
    (一)译前准备、着手翻译及后期校对
        1.译前准备
        2.着手翻译
        3.后期校对
    (二)翻译难点及解决之道
        1.翻译难点
        2.解决之道
五、翻译理论
    (一)彼得·纽马克简介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简介
    (三)理论选择原因
六、翻译实例分析
    (一)语义翻译理论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词汇翻译
        1.警察隐语处理
        2.意译与解释性翻译
        3.注释性翻译
        4.职称处理
    (二)语义翻译理论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句子翻译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J]. 却正强.  学术问题研究. 2010(02)
[2]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J]. 蔡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03)
[3]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对策[J]. 喻红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08(10)
[4]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相通性[J]. 蒋天平,唐美莲.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5]从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看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多重性[J]. 辛献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2)
[6]评介彼得·纽马克之《翻译问题探讨》[J]. 黄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J]. 杨士焯.  福建外语. 1989(Z2)



本文编号:3105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05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