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农业技术史:从近代到现代》的翻译报告
本文关键词:关于《日本农业技术史:从近代到现代》的翻译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科技日语 科技日语 日语翻译 文献 日本
【摘要】:本文是一篇翻译分析报告,翻译项目文本节选自冈光夫的《日本农业技术史:从近代到现代》。该书主要介绍了从近代到现代这段时期内,日本的水稻、棉花等作物的种植技术的发展。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经济高度发达。而日本人多地少、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特点与我国极为相似。明治维新后,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日本农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日本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推广土地资源节约型技术、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法制体系、注重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翻译报告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本翻译项目的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介绍了农业科技文献,提出了本翻译报告研究的问题以及本次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第二部分,对农业科技日语的特点、翻译科技日语的注意事项、译前准备和翻译过程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分析具体案例,针对具体的翻译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体案例包括专业术语的翻译、日本特色词语的翻译、长句的翻译和多义词的翻译。第四部分,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为了使翻译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我们需要储备一定的专业术语,了解日本文化,掌握各种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转换能力,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农业科技日语 科技日语 日语翻译 文献 日本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要旨8-10
- 项目说明10-11
- 一、引言11-13
- 二、研究问题回顾13-15
- 三、理论概述15-17
- 四、案例分析17-27
- 4.1 专业术语的翻译17-18
- 4.2 日本特色词语的翻译18-21
- 4.3 长句的翻译21-24
- 4.4.1 顺译21-22
- 4.4.2 分译22-23
- 4.4.3 倒译23-24
- 4.4 多义词的翻译24-27
- 五、结语27-29
- 参考文献29-31
- 附录(原语/译语对照语篇)31-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博强;;20世纪30年代日本农业恐慌及其启示——主要基于《日本评论》中国学者文献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孟宪章;;美国独占资本导演下 重复踏上侵略道路的日本对外贸易[J];世界知识;1948年06期
3 周启乾;;明治时期日本农业在近代化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1990年08期
4 傅光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之异同[J];思想战线;2001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田正昭;;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政策[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2 中]h康博;;国际化时代的粮食安全问题——日本农业所面临的问题[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石田正昭;高纹;陈彰德;;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政策[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张磊;孟涵;李伟涛;;战后日本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波;“十年之忧”困扰日本农业[N];粮油市场报;2013年
2 李怡然;实现产业化是日本农业的出路[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马列贞;日本有机畜产品农业标准浅析[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4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马列贞;日本有机畜产品农业标准浅析[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5 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 董玉慧;别具特色的日本农业[N];河北科技报;2002年
6 邓卓飞;支持日本农业复兴的农协[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吴志勋;感受日本农业[N];江苏科技报;2003年
8 岳光;日本专家:日本农业教训值得中国关注[N];粮油市场报;2010年
9 记者 阎海防;中日自由贸易经济效果最佳[N];经济日报;2005年
10 叶佳; 农业机械化和农协引领日本农业发展[N];东方城乡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姝;关于《日本农业技术史:从近代到现代》的翻译报告[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龚文婷;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政策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娟娟;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6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2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