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汉译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7 22:42
本文关键词:关于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汉译问题
【摘要】:本论文对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进行了考察。语言与历史和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和翻译是不能分离开来的。文学是语言的一部分,并反映着语言。要对语言的翻译进行研究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历史和文学。因为语言的翻译蕴含在历史和文学之中。对语言的翻译进行考察,就必然要追溯历史与文学作品。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标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日语是日本所特有的,虽然语言由中国传入,但从语音以及语义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语言在当时由中国传入,随着时间的变化及本国文化的影响,语言的语义及性质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研究来考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在对翻译文化的受容过程中语义所发生的变化。笔者认为这具有较深的研究意义。 对于标题的翻译有几个不同的方法,例如直译、意译以及误译等。日本文学作品最开始由日本传入中国,是怎样被我国接受的,有必要进行历史解读。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第二次日本文学译介和研究高潮,大量的日本文学作品得到翻译和介绍,日本文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使日本文学在中国文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小林多喜二的《沼尾村》、《在外地主》和《蟹工船》。可见日本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开始又恢复了生机,中国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全面展开。文学作品集、日本文学史、作家传记、儿童文学、侦探小说、诗歌均得到翻译和介绍,作品数量之多入牛毛。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共有529种文学作品、44种儿童文学作品得到翻译。 本文重点分析考察了上代至近现代时期的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因为这一时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明显的时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而到了近代之后作品基本定型。本论文在已有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收集的方法对日本大部分文学作品进行调查整理,根据年代以及类别进行分类与考察,分析标题翻译不同的现象,同时又对“误译”的是非扩张进行分析。进而探求日本文学标题翻译变化的原因。 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本文在第一章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标题翻译现象进行考察及分析,再此基础之上在第五章对翻译现象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随着中日关系而变化,日本文学作品标题的汉译是错综复杂而变化多端的。方法上由最开始的文言文“豪杰译”进化成“和汉混淆直译”,在文言一致后,白话取代了文言,标题翻译也逐步走向白话。直译中的死译也是误译给读者带来了直观的错觉,直到现在也是不能避免的。而现代,大多数的翻译家已经完全可以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标题进行了独特而富有感情的意译。在体裁上,最初的政治小说为主体,原因在于翻译家没有把文学汉译当做是文学创作,而是当做当时的政治工具,从而使标题汉译看上去生硬而拗口。但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翻译家更愿意把对日本文学汉译当成是文学的一部分,不仅选题多元化,也给读者带来了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机会。
【关键词】:标题 历史 翻译 误译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
【目录】:
- 要旨2-4
- 摘要4-7
- はじめに7-9
- 1. 先行研究9-13
- 1.1 国内の研究9-10
- 1.2 国外の研究10-11
- 1.3 UO楲の提起、研究[蟆⒀芯糠椒,
本文编号:871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7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