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材编制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材编制
更多相关文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编制 定型观念 异文化 行为特征 日语教学 学习者 文化背景知识 日本人 课程标准
【摘要】:近年来编写的日语教材仍然存在用传授知识的方式(如中文专栏)呈现异文化的倾向。这必然会导致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人、事形成一种概括性、一般性的“定型观念”,不利于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编写者如何既利用“定型观念”又超越“定型观念”是当前日语教材和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作者单位】: 课程教材研究所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编制 定型观念 异文化 行为特征 日语教学 学习者 文化背景知识 日本人 课程标准
【分类号】:H36;G634.46
【正文快照】: 教育部2001年、2003年分别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明确地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并列为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其中,“文化素养是实现得体交际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告读者[J];外语电化教学;1987年04期
2 沈兆予;视听教材编制的心理理论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04期
3 ;深化教学改革 开创教材建设的新局面——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谢新观在全国电大教材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09期
4 丁新;各地电大关于教材建设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摘编[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09期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教材建设工作的意见[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0期
6 牛振冬 ,丁新;制定、执行教材编制规范势在必行——《规范》起草研讨工作札记之一[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0期
7 于君;中央电大举办第一期“教材编制规范”培训班[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0期
8 于明;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的编制原则与基本要求——《规范》起草研讨工作札记之二[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1期
9 于明;编制程序与编制质量——《规范》起草研讨工作札记之四[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2期
10 张循理;从教材使用状况看电大教材体系的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木森;;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文化差异[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勇安;张炜;徐未未;;教材编辑活动的特殊性和教材编辑的角色定位初探[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3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胜前;;刍议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双语学习材料——以湘教版为例[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5 刘秀蓉;;中西文化差异与EFL教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田德新;张喜荣;;基于多媒体外语教学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肖龙福;;也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文化教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谢丽;;大学英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图出版社 陈潮;在人教社工作的日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邓子平 刘彦;小学开英语 需要好教材[N];光明日报;2001年
3 任才;体现时代要求 融会素质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1年
4 李朝明;新课程新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黄源深;如何适应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宁惠萍(作者单位系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途径[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让中国船员走向世界[N];中国远洋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杨筱;培训业“说要好听做要好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中的三个重要观念[N];科学时报;2003年
10 张廷凯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主任,,编审);教材改革观念变革与教材开发[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英;科学课程信息资源的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晓虹;回顾和展望[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燕;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下的教材编制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凝华;湖北省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平;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教材编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建宁;文科综合课程教材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进锐;义务教育教材编制及其适用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秦建伟;基于交流的电大远程教育印刷文字教材设计及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李厚忠;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闽南;半导体物理基础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7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7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