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统规训的叙事——重读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发布时间:2021-06-11 15:05
在翻译域外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过程中,晚清译者林纾以中国传统伦理、礼法为尺度对原著叙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甚至重构,不仅消解了原作女主人公放浪无形的妓女品性,而且更以删削亲热场面、改译"爱"为"忠贞"等各种具体的翻译方式,力图实现对法文原作的中国化改造。更为关键的是,林纾将法文原作隐含的西方"宗教"命题,巧妙置换为中国以"父道"为核心的传统伦理命题。林纾有意为之的"误译",不仅实现了对原文语境中"西方妓女"形象的重塑,更于无形中彰显了自身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持守。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妓女品性的消解
2 宗教命题的置换
3 亲热场面的删削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花女》在晚清的二度改写[J]. 赵稀方. 北方论丛. 2012(05)
[2]“他者”的想象——解读《巴黎茶花女遗事》对“西方”和“妇女”的构想[J]. 陈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7)
[3]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J]. 阿英. 世界文学. 1961(10)
本文编号:3224763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妓女品性的消解
2 宗教命题的置换
3 亲热场面的删削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花女》在晚清的二度改写[J]. 赵稀方. 北方论丛. 2012(05)
[2]“他者”的想象——解读《巴黎茶花女遗事》对“西方”和“妇女”的构想[J]. 陈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7)
[3]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J]. 阿英. 世界文学. 1961(10)
本文编号:3224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22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