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21 22:04
本文关键词:《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 归化和异化 东亚 文化负载词
【摘要】:当前,区域化正在全球兴起,而要实现区域化,区域认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亚洲,尤其是东北亚的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推动东北亚区域化,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繁荣昌盛的东北亚,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本报告对《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一书中的“第二章-中国隋唐帝国时期的东亚三国”进行翻译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此类历史文本的翻译。该部分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隋唐时代中日韩三国关系,并介绍了日本向唐朝派遣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在进行翻译前,笔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包括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由于是历史类文本,本文出现了大量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文化负载词,且句式灵活,各种长短句交错使用。因此,作者选择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直译、意译、加注和转译等翻译方法,力求在尊重原文,保持原文特色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降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难度。就本次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来看,第一章主要对此次翻译项目进行简介,包括项目背景及来源、项目内容和项目意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由译前分析、译前准备以及翻译和校对三部分组成,包括对原文风格、语言特点、查找平行文本和制作术语表等。第三章是翻译案例分析,也是此次翻译报告的重点,分为翻译方法的选择、翻译的难点,作者先根据翻译文本的语言风格和特点选择归化和异化作为此次翻译的指导策略,然后结合翻译的重难点,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和转译的翻译方法,结合翻译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归化和异化是指导历史类文本翻译的有效途径。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从译前准备、平行文本的选择和审校三个方面总结了翻译实践,并指出了翻译报告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结合得不够充分、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未充分考虑语篇意识。最后,笔者认为,此次翻译实践有如下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此次翻译实践以归化和异化探索针对此类历史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总结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不足,希望这些经验与方法能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翻译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借鉴。其次,本次翻译实践还具有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也开始警惕甚至防范中国,担心强大后的中国同样会恃强凌弱、甚至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为此,东亚各国迫切需要正确认识邻国的历史和交往史,从而建造一个和平繁荣、互利共赢的新东亚。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
,
本文编号:121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21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