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第一个字是韩字的成语_《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01 11:10

  本文关键词:汉韩成语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1年

汉韩常用数词成语比较研究

朴永熙  

【摘要】: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固定短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和风格典雅性的特点。数词是实词的一种,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可以表示倍数、分数和概数;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数词成语是指成语中含有数词的成语。虽然韩语数词成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汉语成语,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语言结构、认知方式和理解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长此以往,汉韩数词成语就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差异。 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选题的原因、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一部分,明确了选题的立意和目的。我选择数词成语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数词成语中有比较简单易懂的数词,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更好的学习汉语。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人在查找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对于亚洲国家不同国度之间的语言对比研究有很多,汉韩成语的比较研究也有很多,专门对数词成语的研究也有一些,但对汉韩数词成语的比较研究还没有,所以决定要写这一论题,希望本篇论文可以给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们一些帮助。 第二部分开始是正文。分别从汉韩数词成语的概念、来源方面来分析汉韩数词成语的差异。汉韩数词成语的来源大致相同,都是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词曲赋以及民间的口头创作。为了使比较更加方便,采用汉韩两部分分开来写的方式,并附以成语出处和造句,不仅使成语的意思更加明了,还增加了论文的参考价值。通过这一做法,也使汉韩数词成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参照汉韩两国比较权威的字典词书,分析汉韩数词成语中“半、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4个数词的象征意义。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含有各个数词的成语进行量的统计,并从形态、意义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对汉韩数词成语进行比较分析,并多处附以表格。通过对汉韩数词成语之间诸多方面的比较,得出汉韩数词成语在意义、形态和语法结构等诸多方面既有很多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这一结论。除此之外,在第三部分的最后,分析了汉韩数词成语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历史背景、语言习惯、认知方式、表现方式和接受习惯等几个方面的原因。这也是本章一个小的总结,对文章本身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四部分是结语,对整篇文章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概括了前面几章的主要内容,不仅提出了论文本身的价值,同时也提到不足之处,价值在于论文的实用性和开创性,不足在于研究的不够彻底。总的来说,汉语数词成语和韩语数词成语一脉相承,韩语数词成语对汉语数词成语既有原封不动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不管是在形态、意义或是结构方面,都是有同有异。这也是数词成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外国留学生口语表达不得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本国语言的影响,以及对所学的某种语言的深入理解能力不够等。本人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对汉韩数词成语的比较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问题。在我的论文中,对于所列举的每个数词成语附以生动简明的例子加以说明,我希望通过这次简单的研究可以帮助很多韩国留学生好好地理解汉语中的数词成语,使他们更有信心,更好地使用汉语成语,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在交际中充分地使用成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36;H5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3
  •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11
  • 1.2 数词成语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12-13
  • 第2章 汉韩数词成语的概念和来源13-20
  • 2.1 汉韩数词成语的概念13
  • 2.2 汉韩数词成语的来源13-20
  • 2.2.1 汉语数词成语的来源13-16
  • 2.2.2 韩语数词成语的来源16-20
  • 第3章 汉韩数词成语的特点分析20-51
  • 3.1 汉韩数词成语中数词的象征意义比较20-38
  • 3.1.1 汉语数词成语中数词的象征意义20-29
  • 3.1.2 韩语数词成语中数词的象征意义29-38
  • 3.2 汉韩常用4数词成语的形态和意义比较38-44
  • 3.2.1 同形同义的数词成语39-41
  • 3.2.2 同形异义的数词成语41-42
  • 3.2.3 异形同义的数词成语42-44
  • 3.3 汉韩常用数词成语句法结构比较44-48
  • 3.3.1 主谓结构44-45
  • 3.3.2 动宾结构45
  • 3.3.3 偏正结构45-46
  • 3.3.5 动补结构46
  • 3.3.6 连动结构46-48
  • 3.4 汉韩数词成语形态、意义和句法结构差异产生的原因48-51
  • 3.4.1 形态差异的原因48-49
  • 3.4.2 意义差异的原因49-50
  • 3.4.3 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50-51
  • 第4章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56
  • 附录56-7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君;论成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和原则[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柳东春;;从语言和文字观察到的韩国与中国的异同点[J];当代韩国;2009年01期

    3 全香兰;;韩语汉字词对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4 全香兰;朝鲜语汉字成语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成语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李龙海,方今淑;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国语教学[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王化鹏;汉语成语中的历史文化积淀[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培华;成语与民族文化背景[J];语言与翻译;1995年03期

    8 莫彭龄;试论成语的文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韩陈其;论汉语成语中的数词[J];教学与进修;1984年03期

    10 郑晓;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吉峰;数词成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安美真;数字与汉语成语[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金洙京;中韩成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艾丽;韩国汉字成语中的中国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张河罗;汉韩成语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范氏缘红;汉越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孟小宇;;象似性理论对于英汉定语位置异同的解释[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陆彦;;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转换——《曾达的囚徒》英译汉浅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立强;;英语学习中的一朵奇葩——回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温海花;;论中介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金德;;浅谈汉译英中的重复指称及其处理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施臻彦;旅游城市指路标志的要素选择及呈现方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彭龄;试论“成语联想教学法”[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赵玉兰;从越南的社会生活看中越文化关系[J];东南亚纵横;1998年04期

    3 洪董植;中国文化对韩国谚语的影响[J];东南文化;1995年02期

    4 杨海庆;东西方数字文化观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化鹏;论汉英语动物词的语义特征与翻译[J];福建外语;1995年Z1期

    6 唐新善;论文学中数词的妙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甘瑞瑗;韩中同形异义汉字合成词的对比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胡妍;古今汉语数词意义比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宋传伟;汉俄数词的虚指对比[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10 王化鹏;论汉、英语词义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周彩莲;现代汉语数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金粉红;中韩俄三国语言文化异同探讨——以成语对比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贾吉峰;数词成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金洙京;中韩成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邱凌;汉字中数字的文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秀菊;数词成语的文化阐释[J];齐鲁学刊;2003年05期

    2 张祖良;;有趣的数词成语[J];英语自学;1994年12期

    3 戚冰;;汉语成语中数词英译初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4 郭进军;数词缩语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5 章康美;;数字成语的抽象义说略[J];思维与智慧;1993年02期

    6 崔梦境;;汉语数词成语英译初探[J];英语自学;2001年11期

    7 张健;;数词成语的主观量认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曹永俐;;试议汉语数词成语翻译策略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璧耀;从“七荤八素”说到汉语的数词成语[J];语文建设;2004年05期

    10 彭娅;;刍议英汉成语中数词的虚义及其翻译[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兴国;;涉及昆虫的汉语成语与成语中的昆虫[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孙洪忠;;成语语义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韩希昌;;韩语和汉语里的“口”和“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邵爱国;朱永新;;“诚信”之反义“欺骗”成语的文化心理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阎德早;方瑛;;试论汉外成语词典的设例与语境[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李小坤;;试论《汉英大辞典》(第二版)的成语释义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毛凌滢;;浅谈《汉英词典》和《汉英辞典》中汉语成语谚语等的英译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吴克炎;;词典编纂与群体文化误读——从“旧瓶装新酒”谈起[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储景丽;毛忠明;;译释并举——论汉英成语词典的释义方法[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歧义比例较低原因分析——兼论傣语分词中一个特殊问题[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杰;[N];人才市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咏梅;[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3 梁杰;[N];威海日报;2005年

    4 吉林记者站 贺柏平 赵利;[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田金松 邹梅芳;[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周晓明 陈艳红 刘镁;[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记者  周建越 实习生 邢蓓燕;[N];苏州日报;2006年

    8 晓乾;[N];苏州日报;2007年

    9 戴仲燕;[N];新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包昌辉;[N];张家界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英;汉语待嵌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任少英;韩汉声韵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史银姈;现代汉语“差比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永熙;汉韩常用数词成语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曹宇;韩中数词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杨蕾;数词成语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沂;汉英数词文化因素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宋若男;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汉语数词成语的认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邓氏皇;汉语数词“二”与越南语数词“hai”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谭俐;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百、千、万”类词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闫文文;特殊数词“一”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武敬丽;数字入句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亚岚;数字成语多角度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韩成语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30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