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道德经》中隐喻翻译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31 04:33
【摘要】:《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开山之作,篇幅虽小但内容广泛,涉及人生观,哲学观,政治观以及宇宙观。学者们对《道德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和翻译,而在众多英译本中,亚瑟.韦利的译本(以下称韦译本)与许渊冲的译本(以下称许译本)都享誉盛名。认知语言学强调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人类借助一个较为熟悉的概念去解释、理解另一个抽象的、陌生的概念。《道德经》中隐喻语料十分丰富,但从认知角度展开的隐喻英译对比研究却较少涉及,对译本出现差异的根本认知动因更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维度。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是无法否认的。诚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译者同样也会创作出一千种风格各异的译本。人作为意识主体的存在,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译者的主体性才是导致翻译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将译者个体的不同识解方式纳入考察范围才能真正解释翻译中出现的各种词或句的差异。本文以陈鼓应先生(2003)主编的《老子今注今译》为中文注释参照本,以中国学者许渊冲(2003)和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1998)这两位译家的《道德经》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为语料。通过对《道德经》中的七个隐喻主题(“道是母”,“道若水”,“道合一”,“上与下”,“左与右”,“德如婴儿”,“德似谷”)的英译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译本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法层面和句法结构层面上。为探究此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以识解为理论基础,借助识解的五维度(辖域和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以《道德经》中隐喻英译的差异现象为切入点,证明了中西译者不同的识解方式对译本差异性有着强大解释力。本文认为在对原文的解读过程中,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概念化客体的识解存在差异,最终体现在语言表达上为不同的词汇选择和不同的语言结构,从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英译本。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分析译者主体性差异,研究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评估译本等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


本文编号:2574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574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