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美国名校校训的认知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10 17:22

  本文关键词:美国名校校训的认知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其中对隐喻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在早期的传统理论中,学者们认为隐喻是一种常常出现在诗歌或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传统语言学家在起初阶段也把转喻看作是用来互相指称或修饰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学也不断的取得进步,隐喻和转喻理论迎来了他们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该书中他们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虽然该书对转喻的研究并不多,但也逐步引起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转喻。隐喻和转喻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手段。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隐喻和转喻是人们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借助与两个范畴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不断的认识和表达和理解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的过程。近年来,对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涉及到哲学、心理学、体育等许多领域,但对高校校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研究还很有限。另一方面,人们对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更加乐于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去,去了解其他国家的大学文化。校训作为大学文化的名片,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权威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一杂志专业2015年9最新美国大学排行的前百名的校训自建语料库,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和转喻理论为理论支撑,内省和定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实例对美国前百名高校的校训中隐喻和转喻的基本类型、功能特点进行实证性的研究。研究发现,(1)概念隐喻在美国高校校训的使用要比转喻的使用更加频繁,概念隐喻在高校校训中得以大量应用,涵盖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其中结构性隐喻分为七种,即植物隐喻,风隐喻,纽带隐喻,光隐喻,权利隐喻,债务隐喻。本体性隐喻主要应用到了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这两种。方位性隐喻在本研究的应用只涉及到了前后隐喻。转喻在本研究中至涉及到了部分和整体性转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对我们的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时候,隐喻比转喻更加便利。(2)美国高校校训中的隐喻同样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和文化相对性的特点。(3)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是美国高校校训中隐喻和转喻表达的根本来源。隐喻和转喻在校训语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同时也为是校训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的研究发现进一步验证了人类的认识基于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的观点。为认知语言学领域内的隐喻和转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为理解美国高校校训提供了线索和依据。然而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本文收集的语料库有限,只对美国前百名高校的校训做出研究,并且只采用内省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太客观。今后的研究应扩展到更多领域,比如西方高校校训,中西高校校训的对比研究等。
【关键词】:概念隐喻 转喻 美国高校校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7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2-14
  • 1.2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4-15
  • 1.3 Research Questions15-16
  • 1.4 Organizations of the Study16-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4
  • 2.1. The Study at Home17-22
  • 2.2 The Study Abroad22-24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24-28
  • 3.1 Introspective Method24-25
  • 3.2 Empirical Method25-27
  • 3.3 Data Collection27-28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Framework28-40
  • 4.1 Nature of Conceptual Metaphor28-29
  • 4.2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29-30
  • 4.3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30-31
  • 4.4 The Features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31-33
  • 4.4.1 Universality31-32
  • 4.4.2 Systematicy32
  • 4.4.3 Cultural Coherence32-33
  • 4.5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33-36
  • 4.5.1 Structural Metaphor33-34
  • 4.5.2 Orientational Metaphor34-35
  • 4.5.3 Ontological Metaphor35-36
  • 4.6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36-37
  • 4.7 Working Mechanism of Metonymy37-38
  • 4.8 Classification of Cognitive Metonymy38-40
  • Chapter Five Cognitive Analysis of Mottoes of Top U.S. Universities40-51
  • 5.1 Introduction to Mottoes and School Mottoes40-41
  • 5.2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 in U.S. Top Universities’ SchoolMottoes41
  • 5.3 Structural Metaphor41-46
  • 5.3.1 PLANT Metaphor42-43
  • 5.3.2 WIND Metaphor43-44
  • 5.3.3 BAND Metaphor44
  • 5.3.4 Light Metaphor44-45
  • 5.3.5 POWER Metaphor45
  • 5.3.6 DEBT Metaphor45-46
  • 5.4 Ontological Metaphors46-48
  • 5.4.1 Container Metaphor46-47
  • 5.4.2 Personification Metaphor47-48
  • 5.5 Orientational Metaphor48-50
  • 5.5.1 EXCEL IS FRONT, BEHAND IS BACK49
  • 5.5.2 PROGRESS IS FRONT, RETREAT IS BACK49-50
  • 5.6 Analysis of the Metonymy in U.S. Top Universities’ SchoolMottoes50-51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1-54
  • 6.1 Major Findings51-52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52-54
  • Bibliography54-58
  • Appendix58-64
  • 作者简介64-65
  • Acknowledgement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生;;谈谈 metaphor 的结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1年06期

2 张杰;朱亚梅;;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Literature Works and Life[J];快乐阅读;2011年26期

3 潘丽霞;;A study of time-space metaphor[J];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4 张积模;;浅析metaphor[J];英语知识;1998年09期

5 钟明国;隐喻与“metaphor”含义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范铎;;Metaphor Translation: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7 李凡凡;;On Animal Metaphor[J];科技信息;2007年03期

8 贾燕梅;;The Complexity of Metaphor[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5期

9 贺华丽;;Working Mechanism of Metaphor Based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10 王晶;;Metaphor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李妙;;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英文)[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安虹;;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5 汤漫江;;A Contras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Transferenc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Tale Of Two Cities[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孙毅;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尹丕安;R-A-C-C架构:《圣经》隐喻阐释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辛;唐诗中花的概念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颖;汉语“裸X”构式的多重压制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葛欢欢;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康永梅;内蒙古草原歌曲歌词中隐喻表达的认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王小芳;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78-2015)中的隐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程静;[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黑丽莉;《丰乳肥臀》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武巧霞;《五号屠场》的隐喻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9 明瑞龙;中国法庭话语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燕飞;《动物园故事》连贯机制的认知诗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名校校训的认知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97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