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分析及其语义拓展

发布时间:2017-05-20 00:08

  本文关键词: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分析及其语义拓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坚持体验哲学观,综合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以意象图式为起点、以概念语义为对象、以概念隐喻为手段、以语义范畴为终点,既坚持客观现实对语言的决定作用,也强调作为认知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描写介词beyond的语义从产生到拓展的完整过程,并以语义范畴和意义链的形式呈现出来。其目的在于还原此过程背后所隐藏的哲学经验和认知经验,揭示beyond一词多义的理据和根源。此研究旨在凸显语言学的人本性,语言学终究是一门主客观互动下的思维科学;同时也能对目前国内二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14世纪以来部分英美经典文学名著中的例句和BYU-BNC语料库中的部分例句为语料,通过互动体验,采取统计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beyond和意象图式并通过隐喻机制从自然界向非自然界演绎推理,得出beyond的3个意象图式,再根据统计数据界定出原型义项。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来源和语料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方位介词认知分析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此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作了简要预测。第三章首先阐述了方位空间关系和意象图式并简单介绍了“TPL图式”和“SPG图式”,然后将两种图式相结合归纳出beyond的基本意象图式—TPL(向)图式,最后详细分析了TPL(向)图式的三种子图式。第四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认知语义学并对beyond的语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将其放入概念框架“beyond+noun”中,然后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beyond语义拓展前的图式转化、拓展时的概念隐喻和拓展后的语义范畴,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拓展序列。第五章从哲学观和语言观两个角度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认知 体验哲学 意象图式 概念语义 概念隐喻 语义范畴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课题来源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语料来源10-11
  • 1.4 研究方法11-13
  • 1.4.1 体验法11
  • 1.4.2 统计法11-12
  • 1.4.3 归纳法和演绎法12-13
  • 2 方位介词认知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3-18
  • 2.1 在国外的研究现状13-14
  • 2.2 在国内的研究现状14-15
  • 2.3 研究趋势和方向15-18
  • 2.3.1 宏观扩展和微观深入15-16
  • 2.3.2 完善理论和加强实践16-18
  • 3 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分析18-25
  • 3.1 方位空间关系和意象图式18-19
  • 3.2“TPL图式”和“SPG图式”相结合下的beyond意象图式分析19-25
  • 3.2.1“TPL图式”和“SPG图式”简介19-20
  • 3.2.2 beyond的基本意象图式20-21
  • 3.2.3 beyond的静态意象图式21-23
  • 3.2.4 beyond的动态意象图式23-25
  • 4 介词beyond的语义拓展25-43
  • 4.1 介词beyond语义拓展的理据阐述25-26
  • 4.1.1 认知语义学25-26
  • 4.1.2 介词beyond语义的界定26
  • 4.2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beyond语义拓展分析26-43
  • 4.2.1 概念隐喻理论简介26-28
  • 4.2.2 beyond语义拓展前的意象图式转化28-29
  • 4.2.3 beyond语义拓展时的概念隐喻29-39
  • 4.2.4 beyond语义拓展后的语义范畴39-43
  • 5 结语43-46
  • 5.1 beyond语义研究宏观和微观的总结43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43-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负责的科研项目49-50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论意象图式在认知活动中的省力作用——以“上—下”空间意象图式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刘佳佳;;关于意象图式定义的讨论(英文)[J];青年文学家;2012年13期

3 师璐;试论意象图式及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鹿军红;上-下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投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义娜;贾巍;;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词缀层面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8期

6 袁野;;意象图示研究中的问题及最新成就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7 王晶;;“外”的意象图式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1期

8 史丽;;汉语间接回指之意象图式分析[J];学理论;2009年27期

9 李庆杰;姜海燕;关晶晶;陈国新;刘洋;冯晓蕾;;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幽默翻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4期

10 李东;平坦;;从意象图式解析中国唐代诗歌的英译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洋;;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的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叶佳坡;;意象图式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杰;“直”意象图式及其隐喻延伸的英汉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王新然;意象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小彤;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成语的认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婷;实证研究:意象图式对英汉交替传译表现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彭克飞;词汇的认知理据对促进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5年

6 雷占萍;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敏敏;意象图式教学对于习得二语介词‘to’的作用[D];东南大学;2015年

8 陶窕英;杰克·伦敦短篇小说中抗争主题的意象图式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许伟;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裴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分析及其语义拓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80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