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22:18

  本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码转换 顺应理论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课堂


【摘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内外语言学家给予语码转换这一社会语言现象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语言学家们分别从社会语言学方向、语法学方向、心理语言学方向以及会话分析方向来深入研究语码转换现象。近年来,语用学家们也试图从语用学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进一步研究语码转换。与此同时,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教师在外语课堂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以Jef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同时借鉴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2001),深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重点探讨其顺应模式及功能。本研究通过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研究方法对华商学院五名大学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情况进行了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语码转换手段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从而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使用汉英语码转换是对教师心理、语言现实以及教师角色(微观角色)的顺应。除此之外,教师的汉英语码转换是对学生反馈和学生语言能力的顺应。同时,本研究也总结了教师语码转换的诸多功能,其中促进理解是最主要的功能。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独立学院的教师语码转换的可行性模式并建议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将语码转换当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使用语码转换的意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适时使用。
【关键词】:语码转换 顺应理论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课堂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9
【目录】:
  • Abstract6-7
  • 摘要7-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6
  • 1.1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12-13
  • 1.2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13-14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4-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7
  • 2.1 Code-switching16-18
  • 2.1.1 Definitions of Code and Code-switching16-17
  • 2.1.2 Classification of Code-switching17-18
  • 2.2 Previous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ode-switching18-22
  • 2.2.1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18-19
  • 2.2.2 Grammatical Approach19-20
  • 2.2.3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20-21
  • 2.2.4 Conversation Analysis Approach21
  • 2.2.5 Pragmatic Approach21-22
  • 2.3 Studies of Code-switch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22-27
  • 2.3.1 Studies of Classroom Code-switching abroad22-25
  • 2.3.2 Studies of Classroom Code-switching in China25-27
  • Chapter Three Adaptation Theory and Yu Guodong’s Adaptation Model27-33
  • 3.1 Je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27-30
  • 3.1.1 Making Choices27-28
  • 3.1.2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28-29
  • 3.1.3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29-30
  • 3.2 Yu Guodong’s Adaptation Model30-33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3-38
  • 4.1 Research Questions33
  • 4.2 Subjects33-34
  • 4.3 Instruments34-36
  • 4.3.1 Classroom Observation35
  • 4.3.2 Questionnaires35-36
  • 4.3.3 Interviews36
  • 4.4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Description36-38
  • Chapter F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38-54
  • 5.1 Adaptability of Teachers’ Code-switching in the Classroom38-50
  • 5.1.1 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Adaptation to Teachers’ Intentions38-43
  • 5.1.2 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Adaptation to Linguistic Reality43-44
  • 5.1.3 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Adaptation to Teachers’ Roles44-47
  • 5.1.4 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Adaptation to Students’ Physical Feedback47-48
  • 5.1.5 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Adaptation to Students’ LinguisticCompetence48-50
  • 5.2 Functions of Teachers’ Code-switching in the Classroom50-51
  • 5.3 Adaptation Model of Teachers’ Code-switching in the Classroom51-5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s54-58
  • 6.1 Major Findings54-55
  •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55-56
  • 6.3 Limitations56
  •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56-58
  • References58-62
  • Appendix62-65
  • Appendix I62-64
  • Appendix II64-65
  • Acknowledgements65-66
  • Publications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2 张允;以天津话为例从语码转换现象看社会对语言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刘绍忠,段林远;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J];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蒋金运;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甄丽红;心理需要与语码转换现象[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许江明;语码转换研究综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丽;语码转换综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关淑云,迟振峰;语码的码值与语码转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杨涛;陈旭;;广告语码转换的元功能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唐万珊;校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东花;;语码转换与外语教学刍议[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章恬;;试论当前中文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与换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情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牛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书书;程利国;张积家;;语言态度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户语码转换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李海 陈立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西语码转换产生Spanglish[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小芳;“三尺讲台”写春秋[N];大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2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乌云塔娜;蒙汉语码转换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召妍;对外汉语课堂教师互动调整有效性研究:语码转换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珊;中文报刊广告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镁棋;澳门中文报章的中英语码转换适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卢珊;汉语商务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Maryia Yahorava;社会表征型语码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峻;多维分析当代社会中的语码转换及其可持续发展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姜芳芳;中英语码转换及其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7 程环;论社会变量对语码转换使用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8 付慧;《非常难女》语码转换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顾奎;大学生语码转换心理动机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静;台湾电视节目“康熙来了”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1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611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