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总统告别演说的积极话语分析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视角下总统告别演说的积极话语分析
【摘要】:积极话语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的新视角,近些年逐步引起了中国大批学者的学习兴趣。由于政治演讲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其意义,许多中国学者都乐于分析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告别演说这一文体,研究还甚少。告别演说当中,各位总统不避讳民众意见,党派压力,能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评价理论这一框架,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去分析这一政治文本不仅弥补了在研究领域上的空缺,更可以凸显积极话语分析的实用价值。本文应用评价理论,对布什和克林顿总统的告别演说进行分析,目的是弥补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强调政治演讲积极的社会建构作用。作者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的分析,得出两位总统皆运用了大量积极的词汇、句子去促进人民和自己的关系并且通过积极话语让群众信服自己所讲所做。通过评价资源的分布差异,作者用具体的数据去呈现积极的态度资源、介入资源以及级差资源所占的比例,以便让自己的分析更具说服力,同时,作者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也定性的分析了态度资源的分布和演讲者执政期间的背景是紧密相连的。更加证实了积极话语分析在针对告别语篇这一文体分析的过程中显得极为全面:对比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除却分析演讲语篇要表达的某些政治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的追求。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告别演说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
【目录】:
- Abstract6-7
- 摘要7-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0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11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1
- 2.1 The Previous Study on Political Speech13-17
- 2.1.1 Study Abroad14-15
- 2.1.2 Study at Home15-17
- 2.2 The Previous Study on PDA17-21
- 2.2.1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17-18
- 2.2.2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at Home18-21
- Chapter Thre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32
- 3.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ppraisal Theory21-22
- 3.2 Appraisal Theory22-32
- 3.2.1 Attitude System22-26
- 3.2.1.1 Affect23-24
- 3.2.1.2 Judgement24-25
- 3.2.1.3 Appreciation25-26
- 3.2.2 Engagement System26-29
- 3.2.2.1 Dialogic Expansion28
- 3.2.2.2 Dialogic Contraction28-29
- 3.2.3 Graduation System29-32
- 3.2.3.1 Force30
- 3.2.2.2 Focus30-32
- Chapter Four The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of Farewell Speeches32-60
- 4.1 The Attitudinal Analysis32-47
- 4.1.1 Affect Analysis35-41
- 4.1.2 Judgement Analysis41-45
- 4.1.3 Appreciation Analysis45-47
- 4.2 Engagement Analysis47-52
- 4.2.1 Contraction48-50
- 4.2.2 Expansion50-52
- 4.3 Graduation Resources Analysis52-60
- 4.3.1 Force Analysis53-58
- 4.3.2 Focus Analysis58-6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0-62
- Bibliography62-65
- Appendix 165-66
- Appendix 266-67
- Appendix 367-68
- Acknowlegements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 Schiffrin ,D. Tannen ,H. Hamilton ,马博森;《话语分析手册》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2 苏海燕;;国内话语分析研究概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戴健;;话语分析新动态——新书综述[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4 郑东升;;话语分析必然走向批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成晓光;;作为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评《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6 黄会健;冷占英;顾月秋;;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从批评话语分析到积极话语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7 彭建蓉;林俐;;价值观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5期
8 陆恩;;国外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9 张文莉;;对话语分析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10 胡东平;易来宾;;话语分析:反思与建构[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鲁曼俐;;话语分析与外语听力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5 徐晓叶楠;林丹华;;“神奇的心灵捕手”:对华语影视作品的心理医生形象建构策略的话语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刘津;多向度的话语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顾曰国;话语研究纵横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力丹;深刻地理解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美国加州洛杉矶Loyola法学院教授 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学会第五任主席 皮特·逖尔斯玛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黄萍 译;语言理解之于司法体系至关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娟;心理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晓雯;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初中科学教科书话语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青;“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反腐新闻的话语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段羽佳;医疗改革的媒介镜像[D];山西大学;2015年
5 王楠;从话语分析角度对中美国家领导人讲演的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文青;事故报道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理论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维康;对《人民日报》中女军人新闻的话语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方玲;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基督教在华赈灾报道评价分析[D];贵州大学;2015年
9 王炫容;从话语分析视角看电视“两会”报道中的话语建构[D];南京大学;2014年
10 Ekaterina Dolgalova;[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1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63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