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X上”中方位词“上”汉越对译考察

发布时间:2020-04-09 22:32
【摘要】:语言表达方式总是丰富多彩的。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语义上永远同时存在“一一对应”和“一对多”现象。汉语和越语之间也是如此。汉语的一个简单的方位词“上”表示方面、范围时亦会使越南汉语学习者感到困惑。本文根据X的性质和特点谈谈“上”语义、“X上”的分布,根据介词的必须出现、灵活省略等情况阐述“X上”的特点,按照“上”的各不同翻译法尽量把X归类;与此同时对越南汉语学习者使用方位词“上”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后做了偏误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启示。 方位词“上”翻译成越语时可以用trên(上)、trong(中/里)、v/v m t(关于)、、t i(在)、theo(根据)、khi(时)等词语来表达,有时候“上”不用译出来。因此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翻译过程中,尤其是越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越南人常用“中”来表示范围,,用“方面”来表示方面,而不会用“上”表达,而且“X上”处于补语位置上会犯缺少“上”的错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依汗·艾尔肯;;少数民族汉语学习成功者学习策略分析及教学建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景美;;方位词“东西南北”折射出的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3 张鸿博;;论海外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4 李睢云;刘冬青;;《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方位名词计量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艾;;用“数字化”杠杆撬动汉语学习国际市场[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6 彭晓;;汉语方位词“上”相关研究之董理与综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胡勃;;殷墟卜辞方位词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博泓;;探究路牌中方位词的译写规范——以广州市天河区与越秀区路牌为例[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9 郭新爱;;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10 陆侠;;安徽蒙城方言中的“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李尚凯;;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汉语学习心态[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买志玉;赵丹;昝红英;张坤丽;;基于例句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蕾;;方位词语义辨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颖;张侃;;方位词视觉突显的刺激-刺激相容性与刺激-反应相容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晓向;“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开辟学汉语捷径[N];工人日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陈珊;中文魅力风靡世界 汉语考试前景可观[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记者 时阳;“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在疆引起轰动[N];大庆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飞 邵晶岩;“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获新疆推广权[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帕娜坤·达吾提别克;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汉语的兴趣[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赵晖;汉语学习从“兴趣型”转向“职业需求型”[N];天津日报;2010年

7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苗福生;汉语应当传递什么?[N];中国财经报;2011年

9 重楼;有多少外国人在学汉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赵婀娜 杨丽萍;测试,能否让汉语更纯粹[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蔡凤珍;L2(汉语)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L3(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蔚茵;现代汉语方位词词类地位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闻胜海;《贤愚经》单音节后置方位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金樱;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阮氏玄庄;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空间隐喻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氏红绒;“X上”中方位词“上”汉越对译考察[D];吉林大学;2012年

6 林泰星;汉语方位词“上、下”和韩语方位词“(?)”语义对比与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王博;汉语带有方位词“前/后”的表人名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房长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周铮;留学生习得汉语“上/下”类方位词的偏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恩京;关于提高韩国高中生汉语交际能力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1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21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