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方位概念“上、下、前、后”之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2:43
【摘要】:本文在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工具,利用语料库,全面、深入地描写了方位概念“上、下、前、后”在现代汉语、泰语中的语法表现,分析了相关方位表达的语法特征,详细刻画了方位概念“上、下、前、后”之意象图式,探讨了其隐喻意义,并就这些方面对两种语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汉语和泰语有许多共同特点,如汉语和泰语都是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等,但是汉语和泰语也存在着差异。泰语也跟汉语一样具有方位概念,但是泰语语法系统里面没有所谓的“方位词”,而用介词、修饰语(相当于汉语的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来表达方位概念,而且有一部分方位概念在语义及语法表现等方面与汉语很不一样。方位词的研究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泰国的泰语学界对泰语方位系统的研究较少,目前还停留在表面的解释上,如,词类辨析、意义的基本解释等,关于汉泰方位词的对比研究也极少。方位概念是一个基本概念,学习一种语言离不开这些知识,学习者也一定会学到或用到这些表达方法。希望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深入研究,加深对汉泰语表达方位概念的特点的理解。我们希望对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的研究有助于汉语、泰语的对外教学,并对深化汉语和泰语的方位系统的认识有一定的意义与帮助。本文的主要部分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研究综述、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汉语“上”和泰语表示[上]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上”的使用范围比泰语的广泛,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还能充当动词(作谓语和补语);而泰语表达[上]的静态关系主要用(?)[bon33](介词、修饰语、名词)和(?)[nia24](介词),表达“上”的动态关系主要用(?)[khin41](动词、介词、修饰语)。汉泰语[上]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上”有十八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十四种、动作趋向意义四种);泰语(?)[bon33]有十二种图式,(?)[nia24]有五种图式,(?)[kin41]有四种图式。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汉语“下”和泰语表达[下]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对其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下”的使用范围比泰语的广泛,一个词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还能充当动词(作谓语和补语)。泰语用来表达方位概念[下]的词类比较复杂,泰语用来表达[下]意义有三个词,即(?)[la:η41]、(?)[ta:j41]及(?)[loη33]。表达[下]的静态关系主要用(?)[la:η41](修饰语)和(?)[ta:j41](介词),表达[下]的动态关系主要用(?)[loη33](动词、介词、修饰语)。用泰语表达[下]概念可选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而汉语只用“下”。汉泰语[下]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下”有九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三种);泰语(?)[la:η41]有四种图式,(?)[ta:j41]有六种图式,(?)[loη33]有四种图式。第四章探讨了汉语“前”和泰语表达[前]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前”的基本词类是“方位词”,其语法特征是“黏着性”和“后置性”。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泰语表示[前]概念的词与汉语不同,泰语需要视其搭配结构才能确定词类。泰语主要用(?)[na:41](介词、修饰语(相当于形容词、副词)和名词)来表达方位概念[前]。汉泰语[前]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前”共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泰语(?)[na:41]共有六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五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汉语“前”和泰语(?)[na:41]的认知图式基本相同,只有一种不对称的图式,这是由于泰国人和中国人在认知上的不同所造成的。第五章探讨了汉语“后”和泰语表达[后]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后”的词类是“方位词”,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泰语主要用(?)[laη]24](介词、修饰语(相当于形容词、副词)和名词)来表达方位概念[后]。汉泰语[后]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后”共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泰语(?)[laη24]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laη24]与(?)[na:41]不对称的图式是(?)[laη24]能“表达'上'概念”,这种图式与(?)[bon33]对称,可用(?)[bon33]来换用。(?)[laη24]有一种与“后”不同的意象图式,即能“表达[上]概念”,这种图式与(?)[bon33]对称,可用(?)[bon33]来换用。第六章主要对汉泰表达方位概念的词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汉语“上、下”的隐喻有六个目标域,即:时间、顺序、社会等级、状态、数量及范围;泰语有四个目标域,即:社会等级、状态、数量及范围。另外,汉泰语都用“前、后”概念来喻指“时间”、“顺序”、“等级”、“状态”四个目标域。汉语的隐喻情况多数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泰语的隐喻形式多数在句子层面上。汉语和泰语“上、下、前、后”方位隐喻很相似,但是在细节上泰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而且这些词已经固定成习惯用法,不能互换。汉泰语隐喻有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时间隐喻”的表达上,汉语“上、下”,“前、后”都能表达时间,但是泰语只有“前、后”的时间隐喻,并且泰语“前、后”的时间隐喻的特殊性很强。第七章,本文从语法、认知语义、隐喻意义角度对因汉泰方位概念“上、下、前、后”的异同产生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适用于汉泰方位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共有七种,即一、比较联系法;二、图片展示法及实物展示法;三、情景化法及演示法;四、图示法;五、语素教学法;六、对比法;七、格式法。最后,提出了对汉泰方位概念教学的建议,即应该加强对比教学;加强语法、认知语义相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以及加强文化教学。第八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探讨的内容和结论,归纳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H412
【图文】:
汉语被定为“了概念就是英语“UUP)。(三)“上”上、下”概念的语目标域,即:时间喻,“上、下”的动。汉语之所以多升起及落下的自然主要反映在词汇层时间较晚为“下”。逡逑上逦过去逡逑
图6.3:邋“下”的表达空间方位意义的意象图式逡逑独跟在抽象名词后面,只能与“在”组合成“在..的背景。方位词表达空间范围“某种物体之下””。该种隐喻意义“上、下”不能换用。(朱晓击的情况下,他忠实于党的事业。逡逑4月,在大革命失败、蒋介石搞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向东北地区调集干部和军队的同时,蒋介石在美遣军队。逡逑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逡逑谢云的帮助下,我当上了群众演员。逡逑)中,汉语用“在...下”结构来表示条件、状态在低处”、“在某种事物之下”,“下”方位意
,逡逑/P邋0逡逑本人认为可以从图6.邋4、图6.邋5、图6.邋6来理解这个现象。逡逑^逦^r)逦LM逡逑图6.4:邋“前”指“过去”的意象图式逡逑^邋^邋|0逡逑r邋逦逡逑图6.5:邋“后”指“将来”的意象图式逡逑前逦后逡逑逦?逡逑图6.6:邋“前”、“后”喻指时间的意象图式逡逑我们用这三个图式就可以解决“人以自身的前后来判断前后之分”的问题,人还是同逡逑样往自己面向的方向转移,先看到的事物、已经过去的事情、早于某事就用“前”;后看逡逑到的事物、还没发生的事情、晚于某事就用“后”。逡逑(163)我前天看了是《珍珠衬》嗬,评剧嗬,N当时呢我们是晚上看的。逡逑239逡逑
本文编号:2758872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H412
【图文】:
汉语被定为“了概念就是英语“UUP)。(三)“上”上、下”概念的语目标域,即:时间喻,“上、下”的动。汉语之所以多升起及落下的自然主要反映在词汇层时间较晚为“下”。逡逑上逦过去逡逑
图6.3:邋“下”的表达空间方位意义的意象图式逡逑独跟在抽象名词后面,只能与“在”组合成“在..的背景。方位词表达空间范围“某种物体之下””。该种隐喻意义“上、下”不能换用。(朱晓击的情况下,他忠实于党的事业。逡逑4月,在大革命失败、蒋介石搞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向东北地区调集干部和军队的同时,蒋介石在美遣军队。逡逑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逡逑谢云的帮助下,我当上了群众演员。逡逑)中,汉语用“在...下”结构来表示条件、状态在低处”、“在某种事物之下”,“下”方位意
,逡逑/P邋0逡逑本人认为可以从图6.邋4、图6.邋5、图6.邋6来理解这个现象。逡逑^逦^r)逦LM逡逑图6.4:邋“前”指“过去”的意象图式逡逑^邋^邋|0逡逑r邋逦逡逑图6.5:邋“后”指“将来”的意象图式逡逑前逦后逡逑逦?逡逑图6.6:邋“前”、“后”喻指时间的意象图式逡逑我们用这三个图式就可以解决“人以自身的前后来判断前后之分”的问题,人还是同逡逑样往自己面向的方向转移,先看到的事物、已经过去的事情、早于某事就用“前”;后看逡逑到的事物、还没发生的事情、晚于某事就用“后”。逡逑(163)我前天看了是《珍珠衬》嗬,评剧嗬,N当时呢我们是晚上看的。逡逑23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维康;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外国留学生方位词的偏误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思思;泰国留学生汉语方位词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曲梦莹;“前/后”空间隐喻运用和文化内涵的汉英对比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4 房长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郑金勇;现代汉语“前、后”隐喻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6 戴会林;外国学生方位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单宝顺;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概念的表达与单纯方位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8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5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