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不、无、未、非”结合现象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6:33
【摘要】:中韩两国长期归属同一个文化圈,受儒教思想的影响,一直来往密切。但因韩国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否定语素的用法也各不相同。对韩中否定语素的研究,在对比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层面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韩两国虽对“不、无、未、非”有一定的研究,但其研究内容仍有不足。本论文以“21世纪世宗计划”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权威语料库中抽出的词语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并将对比语言学理论、意义论等作为理论依据,旨在从形态、意义、分布等三个方面找出韩中“不、无、未、非”与词干结合的异同点,使韩中语言对比研究更加透彻、清晰,尽可能地完善韩中“不、无、未、非”方面的理论知识。为达上述目的,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说明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范围;其次,介绍“不、无、未、非”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定位及与词干的结合情况。根据NAVER韩国语词典和NAVER汉语词典,将与韩中“不、无、未、非”结合的词干分为抽象性词干、状态性词干、动作性词干和状态动作性词干。并详细阐述韩中“不、无、未、非”在数值和词干上的分布特点;再次,从形态、意义、分布等三方面分析韩语和汉语“不、无、未、非”与词干的结合现象。最后,对本论文中对比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课题进行展望。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词汇的数据统计分析,来剖析韩中“不、无、未、非”与词干结合现象的异同点,以减少韩中两国学生对其的误用,为韩语的教学学习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及研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55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庆辉;;谈文学二元对比研究型课题的选题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2 曾奇;中英姓名的文化差异[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霞;陆海峡;;英汉语对比综述[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4 段忠玉;;中西方“茶”语言对比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5 李肖蕊;卜朝晖;;中日古代避讳试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胡勇红;汉英说明类语篇话题结构的对比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马刚;胡安琪;;试析对比研究中的陷阱——论证循环[J];科学时代;2007年01期
8 李翠娟;;中美网络文学之对比研究[J];作家;2012年20期
9 裴利民;英汉拟人修辞格对比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贾z
本文编号:2762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6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