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壤方言的语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8:28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平壤地区的语言进行研究。目前,由于南北分隔对平壤方言的调查与研究没有太大的进展,而仅有的一些文献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在借鉴理论的基础下,以来自朝鲜平壤的学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平壤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第一:语音方面1.通过调查,该地区使用的语言中共有19个辅音,9个单元音因素,两个半元音因素/j/和/w/,由两个半元音因素合成的复合元音中/j/系6个,/w/系的5个,共11个。2.辅音体系中/(?),从,(?),(?),(?)/是齿槽音而非硬腭音。/(?),(?)/的非硬腭化是该地区方言的明显特征之一。3.双唇音和硬腭音后的/(?)/变化为/(?)/。与j系上向双元音相比,w系上向双元音与各类辅音的结合更为灵活。然而j系下向双元音不存在于该地区,中部方言的下向双元音/(?)/在该地区发音为/—/或者/|/。4.该地区尚存在着长音素,但无法形成其意味分化。话者虽然对长、短音有一定的意识,但在实际用语中并无明显差异。5.词干双韵尾为“(?),(?),(?),(?)”时,中部方言里省略C1,然而该地区则省略C2。以词干双韵尾形成的名词与助词相结合时将省略C2。虽然中部方言省略“(?),(?),(?)”等双辅音中‘(?)’,但该地区只省略‘(?)’中的‘(?)’。第二:语法方面1.该地区不存在复合元音‘(?)’,因此属格助词‘(?)’的存在形式为‘(?)’。‘(?)’的使用比‘(?)’更为频繁,主要用于口语。比较格助词‘(?)/(?)’则多用于同辈中。2.该地区相对于短否定形更擅用长否定形。硬腭音‘(?)’变为非硬腭化齿槽音‘亡’的现象多存在于长否定形中。第三:词汇方面该地区存在许多特殊词汇,如:‘(?)’等。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55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鹏翔;许淑杰;;试论双元音的发音机制及满语双元音的成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红;周卫京;;大学生英语双元音产出的实验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郑晓杰;郑鲜日;;中国大学生英语双元音时长特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4 徐维丽;;不同方言背景下中国学生对英语双元音的感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5 Robert Burns ,杨柳;我心在高原[J];英语知识;2004年07期
6 邱s
本文编号:2767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6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