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汉阿否定用法异同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9 11:06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汉语和阿语中的否定用法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对比,包括词层面上的否定用法和句子层面的否定用法。着重对汉阿否定用法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认为汉语和阿语否定用法的主要差异在于:汉语常用否定词数量不多,而阿语中常用的否定词种类繁多;对于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回答,阿语中都用否定词“Y”,而汉语分别选用“不”和“没(有)”;对于不同否定焦点的表达,阿语可以通过否定词的位置变化来表示,一般紧跟在否定词后面的成分就是否定焦点,而汉语常用“不是”、“并非”来标志否定焦点;汉语通过特定结构表达周遍否定,而阿语没有这种现象;在针对否定形式附加问句的回答形式上,汉语和阿语正好相反。 汉阿否定用法的差异恰恰体现了两种语言各自的特征:汉语属于词根语,缺乏形态变化,动词本身无法表达时体意义,因而出现了否定词“不”、“没(有)”的不同分工;阿语是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动词句中可以通过动词的各种变位来表达不同的时体意义。 对母语为阿语的学习者进行了调查测试,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提供给对外汉语教师,以辅助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此外,还根据测试结果设定了语法点在教材编写中的出现...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定位
        1.2.1 否定的涵义及分类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定位
        1.2.3 汉语和阿语否定用法的可比性
第2章 汉阿词否定对比分析
    2.1 汉阿否定词素对比分析
        2.1.1 汉语否定词素
        2.1.2 阿语否定词素
        2.1.3 汉阿否定词素对比分析
    2.2 针对名词、形容词的否定
        2.2.1 汉阿针对名词的否定比较
        2.2.2 非谓形容词的否定情况
第3章 汉阿句子层面上的否定对比分析
    3.1 关于主谓句的否定情况
        3.1.1 否定词与谓语动词
            3.1.1.1 关于动作动词
            3.1.1.2 关于状态动词
            3.1.1.3 关于关系动词
            3.1.1.4 关于能愿动词
        3.1.2 否定词与谓语形容词
    3.2 其他句式的否定情况对比分析
        3.2.1 表示比较的否定表达方法
        3.2.2 表示周遍的否定结构
        3.2.3 祈使句的否定表达方法
        3.2.4 关于否定累积
        3.2.5 关于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
        3.2.6 关于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
            3.2.6.1 关于否定范围
            3.2.6.2 关于否定焦点
    3.3 关于否定语气的加强
    3.4 疑问句的否定形式以及回答
        3.4.1 是非问句的否定形式及回答
        3.4.2 否定形式附加问句的回答
第4章 针对阿拉伯留学生学习汉语否定用法的测试及教学建议
    4.1 词否定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 句否定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1 关于主谓句否定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2 关于其他句式否定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3 关于其他否定现象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3 测试结果统计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 聂仁发.  汉语学习. 2001(01)
[2]试论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J]. 聂仁发.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3]“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没(有)”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 白荃!100875.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03)
[4]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J]. 石毓智.  汉语学习. 1993(04)
[5]否定句研究概观[J]. 朱晓亚.  汉语学习. 1992(05)
[6]“不”的否定意义[J]. 李瑛.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02)
[7]试论现代汉语否定句[J]. 许利英.  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本文编号:3370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370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