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昆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碳源碳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8:12
【摘要】: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为作用等影响因素,改变了地域景观格局的同时也加快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导致地域碳平衡失衡,过量的温室气体致使温度提高,诱发灾难的产生,对生物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本研究以昆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信息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知识的支持下,对1995年~2015年昆明市地域景观格局变化与碳源碳汇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昆明市低碳城市建设以及科学管理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将昆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耕地、灌丛及灌草丛、园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七大类。结果表明昆明市1995年林地与耕地分别占比37%、36%,2015年林地与耕地分别占比37%、29%,说明昆明市的空间格局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与1995年相比,林地与耕地面积出现小幅度缩水,灌丛及灌草丛面积增加,园地、水体、建设用地的占地面积皆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长明显,昆明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昆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异质性增强,破碎化程度增加,以林地、耕地、灌丛及灌草丛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优势度提高,斑块分布越发均衡的同时,同类型斑块的聚集度增强。其中,林地与灌丛及灌草丛优势度提高,斑块聚集度增加,连通性提高;耕地斑块数量减少,斑块聚集度提高;园地斑块数增加,聚集度提高;水体斑块破碎化程度提高,离散度提高,斑块数量增加,连通性降低。(2)昆明市碳排放总量由1995年的592.42万t增长至2015年的5303.86万t,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能源消费产生碳排量最大,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碳排量次之。能源消费中原煤与焦炭产生的碳排量位于首位与次位,且原煤碳排量是焦炭碳排量的四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泥与生铁碳排量不相上下同位于首位,钢材碳排量次之。昆明市碳汇总量由1995年的5167.67万t下降至2015年的5040.26万t,虽然在2000年之后因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碳汇逐渐提高,每隔五年以平均2%的速率递增,但2015年的碳汇量仍未恢复至1995年碳汇量水平。其中,林地碳汇量最高,耕地碳汇量次之。总体来看,昆明市的碳汇分布大致呈现由南到北逐渐增加,由西到东逐渐增加的趋势。(3)昆明市在人口急剧增加、能源消费激增、碳排量急剧增加的重压下,碳汇量基本保持不变,碳强度也在逐渐下降,说明昆明市低碳城市建设较为成功。但2015年昆明市净碳排量呈现负值并超出环境承载量约5%,增长趋势不利于维持生态碳平衡的稳定,说明昆明市针对减碳降排的措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图文】:

影像,影像增强,前后对比


niter)和纹理分析(Texture)等。在本研究过程中,经过试验,,进行自适应滤波处逡逑理后的影像,水体、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边缘更加清晰明显,有利于提高判读逡逑精度。影像增强前后对比图3-1:逡逑11逡逑原始影像逦处理后影像逡逑图3_1:影像增强前后对比图逡逑Figure邋3-1:邋Contrast邋before邋and邋after邋image邋enhancement逡逑li逡逑

碳汇,碳源,昆明市,结构示意图


碳源碳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由于植被生物量改变而造成的碳源逡逑碳汇的变化;另一种为以土地为生存根基,人类生活造成的碳源碳汇的变化。昆逡逑明市碳源碳汇结构示意图3-2如下:逡逑能源消费碳源逡逑逦|邋丁仆牛_产过程&源逡逑^碳源°{逦人□呼吸逡逑逦,逦|其它碳源叫秸秆_逡逑巴了山山、^从N“逦牲畜肠道发酬_便《3逡逑昆明市fei源碳汇结构逦逦逡逑'逦—逦^^逦林地d艋沐义希危五五澹郏薏菁肮嗖荽蕴蓟沐义咸蓟恪8仄;沐义希暗靥蓟沐义贤迹常玻豪ッ魇刑荚刺蓟憬峁故疽馔煎义希疲椋纾酰颍邋澹常玻哄澹樱簦颍酰悖簦酰颍幔戾澹螅耄澹簦悖桢澹铮驽澹悖幔颍猓铮铄澹螅铮酰颍悖邋澹幔睿溴澹螅椋睿脲澹椋铄澹耍酰睿恚椋睿珏义希保靛义

本文编号:268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8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