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新馆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22:39
【摘要】:革命题材博物馆作为传播革命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本文通过阅读一些和革命题材博物馆相关的文献,并实地参观一些相关建造案例,抽取部分案例进行细致分析,且借助网络查询的方法对革命博物馆进行深入分析,以建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借鉴历史学、军事学以及符号学等与革命题材博物馆的空间设计相关联的学科,使得本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符合事实,通过分析研究,为革命题材博物馆目前面临的现状问题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革命题材博物馆的定义确定为:从1840年至今,以中国各阶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而进行的革命历程作为展览内容,具备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以传播革命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机构。论文的第一章,介绍本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研究综述,说明本文研究的内容,整理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二章是通过对三个建成案例进行内外空间分析。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引出第三章的理论层面的分析,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性空间进行概念分析,指出革命题材博物馆的特征以及分析革命博物馆与革命纪念馆的区别,最终得出不管是革命纪念馆还是革命博物馆都隶属于“中小型博物馆的范畴”,通过笔者的调研分析得出现在革命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革命博物馆的意义。基于前面三章的基础性分析,最终引出文章四五章的核心内容,第四章是以二三章为基础,提出革命题材类博物馆的空间设计策略,并从象征、叙述、再现、隐喻四个方面来突出主题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再现历史环境、定格事件过程、情节连续、片段拼贴的方式来表达场景复原设计,多方面研究纪念性场所氛围营造策略。而第五章则是以实际项目——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新馆为重点研究,将第四章总结的空间设计策略运用到实际项目之中,来进一步的论证第四章的设计策略。
【图文】:

平面图,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图 3-48 多媒体互动....................................................................................................33图 3-49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园内环境........................................................................35图 3-50 南昌八一起义平面图....................................................................................35图 3-5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的意象设计........................................................36图 3-52 石破天惊”序厅............................................................................................36图 3-53 混凝土肌理意象图........................................................................................37图 3-54 纪念馆的入口................................................................................................37图 3-55 战斗场景........................................................................................................37图 3-56 油画和逼真的地面塑形、砖木房屋场景复原意象....................................37图 3-57 “上井冈山”................................................................................................38图 3-58 危难中奋起....................................................................................................38

李宗仁,场景图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革命题材博物馆与建筑空间设计相关的理论例如徐州淮海战役-国防教育馆中几乎全部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如图 2-1、2-2)再如馆中“李宗仁在徐州”场景复原设计中,只是通过一些不协调的低矮建筑作为背景,挂上“徐州”二字的标志物这些进行简单的组合,使得场景单薄,并不能使参观者体会到“徐州会战”以及当时李宗仁指挥场景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如图 2-3)②内容挖掘不够深化,导致很多场景只是表面,缺少震撼人心的东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万;;中央革命博物馆时期的展览研究[J];文物天地;2016年07期

2 胡遵远;张仁衮;汪加广;杨晓璐;桂圆媛;;幸福时刻 美好记忆——习总书记参观考察金寨县红军广场侧记[J];文化月刊;2016年24期

3 苏香旭;;关于革命博物馆发挥优势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探究——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J];长江丛刊;2017年22期

4 吴凤菊;;革命博物馆与爱国主义教育[J];祖国;2017年07期

5 王莲芬;;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建设之我见[J];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1992年00期

6 ;吉林省革命博物馆[J];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06期

7 王莲芬;;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建设之我见[J];中国博物馆;2007年01期

8 段晓静;延安革命博物馆的讲解特色及启示[J];文物世界;2002年01期

9 汤家庆;我党最早创办的革命博物馆[J];福建党史月刊;1997年01期

10 库捷连柯,鲁巴洛,吕济民;苏联全国革命博物馆社会历史藏品述略[J];中国博物馆;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人倜;叮当;;论辅助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地位和应用[A];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粹[C];2013年

2 李洪光;;吉林省革命博物馆信息化展望[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03-2010)[C];2010年

3 李世钊;;中国共产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革命博物馆事业的实践与特点[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C];2012年

4 万玲;;承载新媒体 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浅谈武汉革命博物馆宣传育人的社会效益[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世钊;;中国共产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革命博物馆事业的实践与特点[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万玲;;承载新媒体 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浅谈武汉革命博物馆宣传育人的社会效益[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C];2012年

7 曹欣欣;;实现发展重在理念创新——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发展思路的思考[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花玲;;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积极探索免费开放工作新思路[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9 肖邮华;;抓住机遇 在创新中发展[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10 王建平;张怀记;;我国行业博物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安徽记者 郜磊;安徽首次举办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座谈会[N];中国文化报;2019年

2 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多措并举谱“文明新曲”[N];中国文物报;2018年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沈剑华 刘源源 实习记者 刘朝霞;吉林革博无家可归[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张晶;革命博物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举行[N];江西日报;2008年

5 ;武汉革命博物馆:缅怀历史 反腐倡廉的红色殿堂[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李文昌;革命博物馆展陈艺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汪杰;金寨革命博物馆多措并举提升教育功能[N];江淮时报;2014年

8 查锴 戴维;抗战飞机残骸成“香饽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段晓静;延安“革博”的讲解特色及启示[N];山西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林元沁 本报通讯员 杨天笑;扫群众所恶 护百姓平安[N];新华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良友;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文利;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新馆空间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2 付梦钰;革命博物馆定义、分类与地域分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3 夏梦莹;武汉革命博物馆群建设和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8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8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