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水关系的水适应性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4.113
【部分图文】:
图 1-1 2012 年北京市“7.21”暴雨内涝点分布图Fig.1-1 Distribution Map of "7.21" Rainstorm Waterlogging Points in Beijing in 2012(图片来源:百度网站)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水适应性景观的研究,从尺度上可以分为:建筑单体结构、材料、类型;四合院院落的布局、景观小品、重要节点、竖向设计;片区的理水方式、竖向设计、布局;明清北京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竖向设计;明清古村落的水适应性景观。同时,包括人与水之间形成的景观互动行为。第二部分,以空间句法作为分析软件,对以水作为触媒形成的景观功能,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空间的可达性、控制值、集成度与穿行度进行比较研究。第三部分,梳理近几十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对城市水系统的即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其中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城市径流量的变化与城市内涝之间的关系。1.3.2 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图 3-1 爨底下村坡度分析Fig. 3-1 Slope analysis of cuandixia village(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分布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上、村下被一条长 200 米,最高处 20 米的弧形大墙分开,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两条通道贯穿上下,三条通道,其中一条今已废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晓蕾;郭巍;;圩田景观研究 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J];风景园林;2015年06期
2 丁传标;古恒宇;陶伟;;空间句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评述[J];热带地理;2015年04期
3 程明洋;陶伟;贺天慈;;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3期
4 黄硕;郭青海;;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5 王淑军;;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人水关系变迁[J];山东水利;2014年04期
6 赵衡;左其亭;;人水关系博弈均衡研究方法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1期
7 杨天翔;张韦倩;樊正球;王祥荣;王寿兵;;基于鸟类边缘种行为的景观连接度研究——空间句法的反规划应用[J];生态学报;2013年16期
8 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9 左其亭;毛翠翠;;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4期
10 耿波;;北京城市水文化与城市生态[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畅;基于发生学视角的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2 侯嘉琳;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雨水系统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3 李丹丹;长沙历史风貌区街道色彩的空间结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军辉;基于和谐论的登封市人水关系评价与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刘兴渝;圩村形态、类型与人水关系初探[D];南京大学;2014年
6 陈曦;河南商丘地区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7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6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