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尽意”—中国古典舞身体表意功能的表演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03 16:12
舞蹈语言从“象”到“意”,可以巧妙地传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意象。中国古典舞通过其独特的美学意蕴组织身体动作元素,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身体语言,表达含蓄隽永的情感,体现着生命意义的律动。中国古典舞体现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追求。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不仅是流动的画,更是无声的诗,虽不用最直接、最便捷的言语进行表达,但无处不流露中国古典特有的“诗情画意”。舞者的身体作为主客体统一的整体,既可产生直接而强烈的情感,又可创造出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意象表达。“尽意”是“立象”的目的,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演员对作品内在意蕴的体悟,是对“象”成功塑造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意象的启发与引导可有效帮助演员提高形象塑造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但仅通过剧目课的训练内容会较难达到身体表意训练的理想效果,还需演员在表演实践中不断探寻。因此,本文以“立象尽意”为命题,旨在探索表演实践中身体表意功能的训练和意义,以学位作品《无声诗》为实践内容,从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表意功能入手,设计、编排作品形象和动作语汇,强调演员身体的语言性以更好的表达作品的“象”之“意”。通过实践排练、理论研究两方面来共同分析和研究身体表意功能...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抱琴独坐图》局部①
《抱琴独坐图》局部①
16的共鸣。虽然画中的人物都是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既表现出了空间的层次感,又增强了画面意境的感染力,将画中“动”与“静”的物象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便与中国古典舞讲求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关系不谋而合。点景人物已不仅仅是画面构图的需要,更是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具有深化主题、提升意境的作用。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运用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画中景色与点景人物营造出的意境,表达着作者内心世界的精神情感,这也是中国古典舞意象构成的实际意义。审美意象是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而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表现形式,可将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借此,作品将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表现手法运用到学位作品中,以此实现作品意蕴、意境的营造。图4:《渔父图》局部①图5:《富春山居图》局部②学位作品以“无声诗”为题,笔者尝试将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山水画相融合,以此为中国古典舞意象构成提供条件和基础,以画中人物与景色一一对应的形式,突出每一幅画的精神情感与形象气质,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舞蹈语汇。亦将画的诗意与舞的意象相融合,展现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身体语言以及“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作品塑造了三个物象形象,“弦”、“虫”、“山”,根据三种形象构建三个不同画面,每一画面根据不同形象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完成形象的塑造,如“内心外化”、“托物言志”、“形象象征”的不同表现方式,来增强作品的形式感与精神性,突出其表意性,从而达到“立象尽意”在实践中的表现效果。作品希望通过对三幅不同画面的呈现,不仅展现宏观景色中①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https://ltfc.net②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https://ltfc.ne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音希声”论绎[J]. 陈辉. 美育学刊. 2019(05)
[2]于无声处——谈“留白”在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留而不白”[J]. 欧思维,刘梦涵. 舞蹈. 2019(02)
[3]浅析元代山水画的点景艺术[J]. 张倩. 艺术评鉴. 2018(15)
[4]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意识与当代空间美学视域[J]. 张娜.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5)
[5]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5)
[6]论舞蹈意境[J]. 袁禾.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7(04)
[7]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J]. 宗白华. 文学评论. 1961(01)
本文编号:2955105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抱琴独坐图》局部①
《抱琴独坐图》局部①
16的共鸣。虽然画中的人物都是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既表现出了空间的层次感,又增强了画面意境的感染力,将画中“动”与“静”的物象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便与中国古典舞讲求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关系不谋而合。点景人物已不仅仅是画面构图的需要,更是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具有深化主题、提升意境的作用。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运用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画中景色与点景人物营造出的意境,表达着作者内心世界的精神情感,这也是中国古典舞意象构成的实际意义。审美意象是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而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表现形式,可将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借此,作品将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表现手法运用到学位作品中,以此实现作品意蕴、意境的营造。图4:《渔父图》局部①图5:《富春山居图》局部②学位作品以“无声诗”为题,笔者尝试将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山水画相融合,以此为中国古典舞意象构成提供条件和基础,以画中人物与景色一一对应的形式,突出每一幅画的精神情感与形象气质,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舞蹈语汇。亦将画的诗意与舞的意象相融合,展现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身体语言以及“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作品塑造了三个物象形象,“弦”、“虫”、“山”,根据三种形象构建三个不同画面,每一画面根据不同形象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完成形象的塑造,如“内心外化”、“托物言志”、“形象象征”的不同表现方式,来增强作品的形式感与精神性,突出其表意性,从而达到“立象尽意”在实践中的表现效果。作品希望通过对三幅不同画面的呈现,不仅展现宏观景色中①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https://ltfc.net②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https://ltfc.ne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音希声”论绎[J]. 陈辉. 美育学刊. 2019(05)
[2]于无声处——谈“留白”在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留而不白”[J]. 欧思维,刘梦涵. 舞蹈. 2019(02)
[3]浅析元代山水画的点景艺术[J]. 张倩. 艺术评鉴. 2018(15)
[4]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意识与当代空间美学视域[J]. 张娜.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5)
[5]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5)
[6]论舞蹈意境[J]. 袁禾.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7(04)
[7]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J]. 宗白华. 文学评论. 1961(01)
本文编号:295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5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