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17:23
住房问题一直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完善、理念的更新,住房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居住区的室外环境也成为衡量居住区品质的重要参照指标。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进入转型期,从“增量开发”模式转为了“存量治理”模式,需要对现有的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再利用。既有居住区在建成城区中占相当一部分面积,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大量的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现有城市空间脱节,而其空间潜力较大具有研究价值。文章中以北京市既有居住区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住区的发展历程以及更新方式的理论研究现状的整理和归纳,结合“新城市主义”理论。并分类调研走访北京部分既有居住区,总结现存问题,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居住区整体室外环境以及城市片区的角度思考既有居住区的室外环境整体品质提升策略。文章首先(一、二章)介绍本研究的范围、方法及行文结构,并阐述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吸取历史经验,重点阐述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原则和实践案例,为下文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中部(三、四章...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居住区室外环境图示
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研究国外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将国外的居住区发展按照遵循的主导理纪初期的田园城市及邻里单位时期,二十及六十年代之后新城市主义时期。每个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当时人的开端。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来不可避免的便是一系列的城市改革思
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由于城市的规模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人口容量维持在 3 万人左右的规模,这市中的不同产业的正常运行;其三,在城拥有足够大面积的城市绿地以及私人的庭的四周设置一永久的绿化带,同时也用于可以是多种的——农田、景观等等;其望城市是一个十分紧凑的结构,不希望在也对本次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包括后工业区也是组成城市的一个要素,其不可并与居住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城市建成态,此时应该谋求区域间的和谐。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既有住区环境再生的目标体系构建研究[J]. 高莹,范悦,刘涟涟. 城市发展研究. 2016(10)
[2]我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模式研究[J]. 城乡建设. 2016(05)
[3]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妥协——关于包赞巴克“开放街区”的断想[J]. 李振宇. 城市环境设计. 2015(Z2)
[4]城市旧居住小区停车改造方式的选择[J]. 陈二军.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5)
[5]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节选[J]. 城市开发. 2013(17)
[6]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J]. 张侃侃,王兴中. 地理科学. 2012(09)
[7]当代日本既有住宅再生实践之观察[J]. 索健,范悦,邱乐. 建筑学报. 2012(08)
[8]北京旧住宅适老性更新的新视角[J]. 傅岳峰. 建筑学报. 2011(02)
[9]继承和发扬小平同志改革思想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纪念邓小平同志关于住宅问题谈话30周年[J]. 刘志峰. 住宅产业. 2010(04)
[10]北京老居住区停车改善方案编制研究[J]. 李伟,谷一桢. 规划师. 2008(07)
博士论文
[1]“有机·互融”: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更新研究[D]. 张祥智.天津大学 2014
[2]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 伍学进.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 王健.北京林业大学 2008
[4]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天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西安市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孙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既有住区智慧化改造研究[D]. 黄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3]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 高佳璐.北京建筑大学 2017
[4]既有住区外环境空间类型化及品质提升策略研究[D]. 王翔.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城市开放式老旧小区治理对策研究[D]. 闫明艳.山东大学 2015
[6]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D]. 张君君.北京建筑大学 2014
[7]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D]. 李睿.天津大学 2014
[8]已解决停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居住区改造策略研究[D]. 何一帆.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太原市旧居住区改造与更新研究[D]. 李强.太原理工大学 2012
[10]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研究[D]. 王红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5197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居住区室外环境图示
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研究国外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将国外的居住区发展按照遵循的主导理纪初期的田园城市及邻里单位时期,二十及六十年代之后新城市主义时期。每个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当时人的开端。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来不可避免的便是一系列的城市改革思
环境理论发展与相关实践,由于城市的规模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人口容量维持在 3 万人左右的规模,这市中的不同产业的正常运行;其三,在城拥有足够大面积的城市绿地以及私人的庭的四周设置一永久的绿化带,同时也用于可以是多种的——农田、景观等等;其望城市是一个十分紧凑的结构,不希望在也对本次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包括后工业区也是组成城市的一个要素,其不可并与居住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城市建成态,此时应该谋求区域间的和谐。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既有住区环境再生的目标体系构建研究[J]. 高莹,范悦,刘涟涟. 城市发展研究. 2016(10)
[2]我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模式研究[J]. 城乡建设. 2016(05)
[3]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妥协——关于包赞巴克“开放街区”的断想[J]. 李振宇. 城市环境设计. 2015(Z2)
[4]城市旧居住小区停车改造方式的选择[J]. 陈二军.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5)
[5]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节选[J]. 城市开发. 2013(17)
[6]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J]. 张侃侃,王兴中. 地理科学. 2012(09)
[7]当代日本既有住宅再生实践之观察[J]. 索健,范悦,邱乐. 建筑学报. 2012(08)
[8]北京旧住宅适老性更新的新视角[J]. 傅岳峰. 建筑学报. 2011(02)
[9]继承和发扬小平同志改革思想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纪念邓小平同志关于住宅问题谈话30周年[J]. 刘志峰. 住宅产业. 2010(04)
[10]北京老居住区停车改善方案编制研究[J]. 李伟,谷一桢. 规划师. 2008(07)
博士论文
[1]“有机·互融”: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更新研究[D]. 张祥智.天津大学 2014
[2]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 伍学进.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 王健.北京林业大学 2008
[4]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天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西安市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孙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既有住区智慧化改造研究[D]. 黄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3]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 高佳璐.北京建筑大学 2017
[4]既有住区外环境空间类型化及品质提升策略研究[D]. 王翔.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城市开放式老旧小区治理对策研究[D]. 闫明艳.山东大学 2015
[6]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D]. 张君君.北京建筑大学 2014
[7]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D]. 李睿.天津大学 2014
[8]已解决停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居住区改造策略研究[D]. 何一帆.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太原市旧居住区改造与更新研究[D]. 李强.太原理工大学 2012
[10]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研究[D]. 王红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5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