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与构造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3:18
本文关键词: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与构造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阶段,针对建筑遮阳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策略和构造技术研究工作较少,而不合理的遮阳设计手法和构造技术措施,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造型,也极易对室内舒适性造成负面影响。开展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和构造技术研究能够对建筑遮阳构造技术措施的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图籍资料阐述建筑遮阳的意义、历史演化、各种遮阳形式分类以及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研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随后针对建筑遮阳产业发展状况展开调研与分析,为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分析与构造技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分析探讨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四大影响因素和三大设计原则,从四种不同角度入手,提出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结合形体构成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结合材料表达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以及结合结构构件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等,通过引用大量实例进行论证与分析,系统阐述遮阳与建筑的一体化的设计策略。第三,探讨遮阳与建筑一体化的三大构造技术要点,针对门窗、墙体、屋面三大部位遮阳与建筑一体化的构造技术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选取其中一种遮阳方式,展开相关细部设计软件模拟研究,为遮阳形式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适宜的构造数据以供参考。最后,运用已得的研究成果,针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图书馆建筑展开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调研,归纳总结了建筑当中采纳的遮阳设计要点,进而展开门窗遮阳的应用现状调研和中庭物理环境的现状测试,提出门窗遮阳和采光顶遮阳的优化改进方案。本论文旨在通过以上研究,提出系统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以及常见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为建筑师进行建筑遮阳设计与施工安装提供理论基础及设计依据,促进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遮阳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 遮阳设计 遮阳构造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26;TU2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1.4.1 研究内容13-14
- 1.4.2 研究方法14
- 1.5 论文结构14-16
- 1.6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现状调研17-39
- 2.1 建筑遮阳概述17-25
- 2.1.1 建筑遮阳的历史演化17-19
- 2.1.2 建筑遮阳类型调研19-25
- 2.2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现状调研25-33
- 2.2.1 调研方法及遮阳设计要求25
- 2.2.2 调研结果及分析25-33
- 2.3 建筑遮阳产业发展状况调研33-38
- 2.3.1 遮阳产业发展历程33-34
- 2.3.2 遮阳产品生产企业调研34-35
- 2.3.3 建筑遮阳相关标准调研35-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分析39-66
- 3.1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概要39-41
- 3.1.1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影响因素39-40
- 3.1.2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40-41
- 3.2 结合形体构成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41-48
- 3.2.1 出挑与消减42-43
- 3.2.2 错位与扭转43-45
- 3.2.3 突变与随机45-46
- 3.2.4 层叠与透视46-48
- 3.3 结合材料表达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48-58
- 3.3.1 色彩49-53
- 3.3.2 质感53-55
- 3.3.3 透明度55-58
- 3.4 结合几何元素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58-62
- 3.4.1 点元素58-59
- 3.4.2 线元素59-60
- 3.4.3 面元素60-61
- 3.4.4 体元素61-62
- 3.5 结合结构构件的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62-65
- 3.5.1 遮阳面板的实与虚62-63
- 3.5.2 支撑骨架的突与隐63-65
- 3.6 本章小结65-66
- 第四章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分析66-123
- 4.1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设计原则66-67
- 4.1.1 功能性66
- 4.1.2 安全性66-67
- 4.1.3 装饰性67
- 4.1.4 经济性67
- 4.2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要点67-74
- 4.2.1 材料性能67-69
- 4.2.2 结构连接69-71
- 4.2.3 施工安装71-74
- 4.3 门窗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74-91
- 4.3.1 构件遮阳74-76
- 4.3.2 百叶遮阳76-80
- 4.3.3 卷帘遮阳80-86
- 4.3.4 一体化窗遮阳86-87
- 4.3.5 太阳能遮阳87-91
- 4.4 墙体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91-99
- 4.4.1 双层玻璃幕墙遮阳92-94
- 4.4.2 绿化墙体遮阳94-97
- 4.4.3 附加墙体遮阳97-99
- 4.5 采光顶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技术99-106
- 4.5.1 电动天棚帘遮阳99-102
- 4.5.2 电动天棚百叶遮阳102-106
- 4.6 基于模拟分析的遮阳构造优化设计策略106-121
- 4.6.1 门窗百叶遮阳构造参数优化分析106-112
- 4.6.2 附加墙体遮阳构造参数优化分析112-117
- 4.6.3 采光顶百叶遮阳构造参数优化分析117-121
- 4.7 本章小结121-123
- 第五章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案例优化设计研究123-139
- 5.1 工程概况123-124
- 5.2 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分析与优化124-138
- 5.2.1 门窗遮阳与建筑一体化124-129
- 5.2.2 采光顶遮阳与建筑一体化129-138
- 5.3 本章小结138-13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39-141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139-140
- 6.2 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工作140-141
- 参考文献141-143
- 后记143-1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
本文编号:324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