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0-11-02 19:24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引起的以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称为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以猪的脑膜炎、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二者在临床上常见混合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疫苗是提倡无抗养殖的关键环节,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传统的灭活苗型间交叉保护性差,随着多种免疫原性好的抗原蛋白的发现,亚单位疫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已被证实能将较大的外源片段展示于菌体表面且保持片段生物学活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基于细菌表面展示的高效、廉价、广谱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为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表面展示质粒pMD-INP-CdtB-OppA、pMD-INP-AfuA-OppA2、pMD-INP-MRP、pMD-INP-AfuA、pMD-INP-OppA2、pMD-INP-CdtB、pMD-INP-OppA,并转入E.coli BL21(DE3),通过亚细胞组分分离定位、免疫电镜实验验证了这8个重组的表面展示质粒能将重组蛋白AfuA-OppA2、CdtB-OppA、MRP、SLY、AfuA、CdtB、OppA2、OppA展示于E.coli BL21(DE3)的菌体表面。将菌体灭活后进行蛋白定量按比例混合并将混合后的菌液与ISA201VG乳化制成二联亚单位疫苗,添加纯化蛋白二联亚单位疫苗组、二联灭活苗组和对照组,在二次免疫小鼠14d后,用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和猪链球菌血清2型M126株、血清9型GZ2株以绝对致死剂量分别对小鼠腹腔注射攻毒。结果显示,表面展示HPS融合抗原蛋白AfuA-OppA2、CdtB-OppA的亚单位疫苗I对攻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的小鼠保护率为(80%、80%),表面展示HPS抗原蛋白AfuA、CdtB、OppA2、OppA的二联疫苗Ⅱ对攻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的小鼠保护率为(90%、60%),证明将蛋白融合后再进行表面展示策略的可行性。同时,二者对攻HPS小鼠的保护效果优于灭活苗(80%、60%),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基本相当(90%、60%);含SS经典抗原蛋白MRP、SLY的表面展示疫苗对攻SS血清2型M126株、血清9型GZ2株的小鼠的保护率为(50%、90%),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100%、80%),但高于灭活苗(50%、60%)。表面展示疫苗刺激小鼠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均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相当,其简单的制作过程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59.797
【部分图文】:

小鼠,后乳化,免疫剂量,断尾


、rHP0197、rMRP、rRfeA、rSLY 的免疫原性,需要进行性佐剂 ISA201VG 按等质量比混合后乳化,使乳化完成后再取 4 周龄雌性 KM 小鼠(体重为 21-24 g)60 只,随机201VG 组、rHP0197+ISA201VG 组、rMRP+ISA201VG 组1VG 组共五个免疫组和对照组 PBS+ISA201VG 组,背部皮后 14 d 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剂量和方式与第一次免疫时d 时对各组小鼠进行断尾采血,分离血清备用。同时用猪链 3×108cfu/只。观察并统计一周内小鼠的生存情况。因 PCR 扩增ZYH33 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 fbp、hp0197、mr验证,结果显示 fbp、hp0197、mrp、rfeA、sly 的条带大小6 bp、1497 bp,符合预期。

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重组质粒双酶切验证Fig.2-2recombinantplasmids’doubleenzymedigestion

蛋白表达,PVDF膜,抗体


图 2-2 重组质粒双酶切验证Fig.2-2 recombinant plasmids’ double enzyme digestionM:DL15000;1:pET-28a-FBP;2:pET-28a-HP0197;3:pET-28a-MRP;4:pET-28a-RfeA;5:pET-28a-SLY SS 蛋白诱导表达验证构建的重组菌 BL21(DE3)-(pET-28a-FBP)、BL21(DE3)-(pET-22b-HP0197)、8a-MRP)、BL21(DE3)-(pET-28a-RfeA)、BL21(DE3)-(pET-28a-SLY) 诱导后收适量进行SDS-PAGE并转转至PVDF膜,以商品化的鼠的His抗体为一抗进行W图 2-3 显示,证明蛋白能在重组菌内被表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素尾;;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9年04期

2 徐玉青;;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8年32期

3 梁冰纯;孙福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19年06期

4 王宏宇;马梓承;孟凡亮;刘照虎;刘思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及综合防控[J];猪业科学;2019年05期

5 夏道伦;;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广东饲料;2018年12期

6 蓝广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9年02期

7 夏道伦;;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J];四川畜牧兽医;2019年02期

8 孟庆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02期

9 王玉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年10期

10 李海英;林渝桥;宋静茹;;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情况与诊治介绍[J];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勇;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及疗效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靳国旺;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谦;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刘双红;基于CdtB的副猪嗜血杆菌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3 樊祜卿;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静;副猪嗜血杆菌全菌体免疫原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高艳;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梁留存;副猪嗜血杆菌陕西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成琳;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间接ELISA检测抗体方法的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郭志伟;副猪嗜血杆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赖陆葉;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HPS野外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徐惠娟;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菌株的筛选[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7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67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