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同步共检六种禽传染病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5.3
【图文】:
个为 NDV-F 基因,第四排前三个为 AIV-NP 基因, 第四排后三个为 ILTV-TK 基因,如图 2-1。图2-1 基因芯片矩阵设计图Fig. 2-1 The design of DNA microarray2.2.5.2 可视化基因芯片探针的稀释将点样缓冲液和 ddH2O 按 1:4 的比例混匀,用以稀释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调整其终浓度为 50μmol/L。吸取稀释的寡核苷酸探针混合液 80μL 轻轻加至 384 孔板相应的孔中,每个孔代表一种靶基因的探针稀释液,两种靶基因的孔之间间隔两个孔的位置,以免靶基因混合液之间污染(注意探针混合液在孔内不能有气泡)。将 384 孔板放于点样仪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将醛基玻片置于点样仪的模块上,在点样之前,对点样仪进行一次校正。2.2.5.3 可视化基因芯片点样仪的校正打开电脑、点样仪电源,点样针装入点样仪相应的位置。电脑上打开晶芯 PersonalArrayer 16 操作软件,自检结束后进入设置界面,控制点样仪内环境湿度为 50 %以上,分别进行喷样准备、玻片设置、点阵设置、样品设置和清洗设置操作。在喷样准备中,分别校正清洗位置、抽干位置、第一片玻片位置、预喷位置、样品孔板 A24 孔位置、排空位置。玻片设置中 OX: 5.5mm
22图2-2 靶基因鉴定结果M:2000bp DNALadder; 1:λ 定位基因; 2:ALV-ENV;3:MDV-MEQ;4:IBDV-VP2;5:NDV-F;6:ILTV-TK;7:AIV-NP;N:阴性对照Fig. 2-2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arget geneM: 2000bp DNA Ladder; 1: λ; 2: ALV-ENV; 3: MDV-MEQ;4: IBDV-VP2; 5: NDV-F; 6: ILTV-TK; 7: AIV-NP; N: Negative control2.3.2 基因芯片制备的初检2.3.2.1 阳性定位基因的检测以 λ 定位基因为模板进行靶基因扩增标记,将 λDNA 扩增产物与含 6 种禽病毒病探针的芯片进行杂交,银染显色,肉眼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阳性质控 λ 定位基因杂交斑点明显可见,阴性对照和其它探针斑点没有可见杂交斑点(图 2-3)。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醛基基片及阳性定位基因质量可靠。2.3.2.2 共检芯片全基因的检测6 种禽病毒病 6 个探针基因的全部探针位点均可以看到明显的杂交斑点,阳性对照斑点明显,阴性对照没有可见杂交斑点,表明制备的可视化共检芯片、选用探针基因质量可靠(图 2-4)。
.3.3.1 喷样次数优化结果结果显示,一次或两次喷样时,斑点信号差别不明显,但当第三次喷样时,探针出现位移导致杂交信号连在一起,影响最终杂交结果的判定。且随着喷样次数的增加验成本和时间增加。因此,选择一次喷样制备芯片(见图 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ike May;高大海;;走向临床的基因芯片[J];科学新闻;2013年07期
2 蔡国恩;陆钦池;;基因芯片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1期
3 ;能诊断癌症的基因芯片[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5年02期
4 戴炳康;基因芯片[J];师范教育;2004年04期
5 何开跃;开花生理及其基因和基因芯片的设计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林一民 ,张玲;基因芯片及应用前景[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7期
7 何津春,彭晓;基因芯片[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李劲平;使用基因芯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生物技术通讯;2001年04期
9 杨彬;基因芯片:钱景诱人的微型实验室[J];中国科技信息;2001年Z2期
10 陆祖宏;基因芯片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华;可视化同步共检六种禽传染病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郭顺;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分析及基因调控网络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3 石嵘;SARS冠状病毒检测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4 黄海;基因芯片用于鼠疫耶尔森菌检测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曹三杰;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基因芯片的构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6 徐晓静;新发肠道致病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何群;HBV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敖琳;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吴清华;基因芯片载体的表面化学处理及核酸固定技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白雪源;1.生物信息学辅助克隆并分析人肾脏能量代谢相关基因hSDCT2 2.用基因芯片研究衰老及中药治疗SLE后肾脏的基因表达谱变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耀;基因芯片图像的自适应增强与分割算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2 马锐;三种猪病毒性腹泻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赵玉佳;同步共检五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4 陈瑞;芯片分析鉴定人成骨肉瘤MG63耐药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吉林大学;2018年
5 刘胜利;猪五种繁殖障碍性病毒病多重PCR诊断方法及联合检测基因芯片诊断方法的建立[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上官亚力;基于深度学习的基因芯片图像分割算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7 陈晓飞;腺病毒分型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河北北方学院;2017年
8 李慧娟;性病病原体低密度基因芯片的初步研制[D];青岛大学;2004年
9 胡玉崇;应用基因芯片筛查宫颈癌的相关基因[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10 杨宇;基因芯片检测仪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6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7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