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病死猪水热处理及厌氧消化过程参数与基于水热炭的氨氮调控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01:27
  由于集约化养猪业中病死猪的产量较大且携带细菌病原体,病死猪的安全无害化处理成为一大难题。露天焚烧和焚烧炉焚化是当前主要的病死猪处理方式,目前的各种病死猪处理方式都对周边环境有一定污染。水热预处理结合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病死猪处理方式,对环境友好的同时还会产生清洁能源沼气。本论文通过对猪肉水热预处理中反应参数的调控以及在猪肉水热处理产物的厌氧消化中添加秸秆水热炭,证实了病死猪水热处理后厌氧消化的可行性,阐明了水热炭对产气的促进机理,旨在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和水热炭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水热过程中基质浓度(10%~50%)和水热温度(140~180℃)对猪肉有机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40℃水热处理后,猪肉中固体有机物质量减少了 50%左右,脂质含量从24.6%降低到3.3%,蛋白质含量从16.4%降低到15.5%;液体产物的COD浓度可以达到305 g/L。温度一定时,基质浓度的增加对猪肉中有机物的总分解量没有影响。相同基质浓度下(50%),水热温度从140℃提高到180℃,残留固体的剩余质量从55.6%...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病死猪水热处理及厌氧消化过程参数与基于水热炭的氨氮调控机理研究


图1.1总体技术路线图??Fig.?1.1?The?total?technical?route??

水热反应,实物,厌氧消化


2水热处理对猪肉有机物分解和厌氧消化的影响??300?mL水、250g猪肉和250?mL水,对应的基质浓度分别为10%、20%、30%、??40%和50%。在2?L反应釜(4848,?Parr,美国,如图2.1所示)中分别加入各??条件下的猪肉和水的混合物,在140°C下水热处理30min。水热处理后,分别收??集残留固体(Solid?residue,?SR)和液体产物(Liquid?product,LP)。??图2.1水热反应釜装置实物图??Fig.?2.1?Photo?of?hydrothermal?reactor??厌氧消化:所有的厌氧消化试验均在序批式反应器中进行,消化装置如图2.2??和图2.3。500?mL的玻璃瓶被用作发酵瓶,用来盛放基质和接种污泥;1L装满??水的坡璃瓶(用稀盐酸调节pH<3)来收集产生的沼气;产生的沼气置换出的等??量的液体被收集在1L的广口瓶中,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向发酵瓶内添加基??质和80?g接种污泥,然后用蒸馏水定容到丨50?mL,用N2冲洗5?min以保证厌氧??环境。将发酵瓶置于37?±1X:水浴环境下厌氧消化,直至连续5?d没有产气后停??止试验。??水热处理后

厌氧消化,实物,总固体含量,挥发性固体


图2.2批式厌氧消化装置实物图??Fig.?2.2?Photo?of?batch?anaerobic?digestion?reactor??_??图2.3批式厌氧消化系统实物图??Fig.?2.3?Photo?of?batch?anaerobic?digestion?system??2.2.3检测方法??原料(猪肉、接种污泥)的总固体含量(total?solids,?TS)、挥发性固体含量??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周海宾,沈玉君,孟海波,赵立欣.  家畜生态学报. 2018(02)
[2]病死猪厌氧发酵特性研究[J]. 魏东辉,李文哲,殷丽丽,刘爽,禅一平.  环境工程. 2017(06)
[3]我国生猪养殖死亡率分析及处理量估算[J]. 赵婷,王瑞红,张志远.  中国兽医杂志. 2017(06)
[4]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J]. 王粟,裴占江,史风梅,高亚冰,刘晓烨,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4)
[5]低温水热法制备竹生物炭及其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J]. 李音,单胜道,杨瑞芹,盖希坤,毛建卫,黄宁宁,钭焱萍,Meas Arun.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4)
[6]由餐厨垃圾制备生物炭的研究进展[J]. 王楠,张珺婷,朱昊辰,贺文智,李光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2)
[7]病死猪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J]. 成潇伟,朱洪光,张涛,彭胜男,李玲.  中国沼气. 2016(03)
[8]水热炭的制备、性质及应用[J]. 吴艳姣,李伟,吴琼,刘守新.  化学进展. 2016(01)
[9]产业链视角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研究[J]. 乔娟,刘增金.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2)
[10]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及技术探讨[J]. 姜启英,徐效民.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1)

博士论文
[1]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失稳的动力学特征及微生物机理研究[D]. 李蕾.重庆大学 2016
[2]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特性及调控策略研究[D]. 张万里.大连理工大学 2016
[3]生物炭介导的鸡粪厌氧消化特性及机理研究[D]. 潘君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微量元素添加对餐厨垃圾和鸡粪厌氧消化性能的调控研究[D]. 张万钦.中国农业大学 2016
[5]餐厨垃圾的高负荷厌氧消化稳定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 刘刚.天津大学 2016
[6]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 郭晓慧.浙江大学 2014
[7]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氨氮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 陈祥.浙江大学 2014
[8]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研究[D]. 张存胜.北京化工大学 2013
[9]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D]. 吴云.重庆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酸优化及蛋白质组分的产酸特性研究[D]. 余晓琴.浙江工商大学 2017
[2]餐厨垃圾的高效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研究[D]. 张知非.北京化工大学 2014
[3]餐厨垃圾厌氧水解产挥发性脂肪酸技术研究[D]. 张玉静.清华大学 2013
[4]城镇有机垃圾厌氧发酵中有机酸及氨氮抑制效应研究[D]. 周晓臣.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4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54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