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汉坦病毒 基因组结构 型别 宿主 分布特征 致病机制
【摘要】:正作为新发现的动物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汉坦病毒(HV)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临床上可引起2种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其中HFRS多发于欧亚大陆,HPS多发于美洲地区[1]。全球每年有15万~20万HV感染病例,HFRS和HPS的病死率可
【作者单位】: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组结构 型别 宿主 分布特征 致病机制
【分类号】:R373
【正文快照】: 作为新发现的动物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汉坦病毒(HV)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临床上可引起2种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其中HFRS多发于欧亚大陆,HPS多发于美洲地区[1]。全球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忠;陈延平;王九平;白雪帆;;汉坦病毒内化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1期
2 郝丽娜;胡丹;吕恒;张锦海;张凤玉;龚秀芳;李丙军;朱进;潘秀珍;姚苹苹;张云;王长军;陈建华;;汉坦病毒S基因的克隆及体外转录[J];生物技术通讯;2014年02期
3 HU Xing Qiang;LI Shi Guang;LIU Hong;WANG Jun;HUA Ri Mao;;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Host Animal Species of Hantavirus and Risk to Human Health in Jiuhua Mountain Area,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11期
4 李恒新;马超锋;左署青;曹智伟;蔡正华;卢晓玲;曹务春;;西安地区2009年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基因特征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5 邹洋;薛燕萍;陈化新;张永振;;汉坦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9期
6 李怀昕;王敬忠;李媛;吕秋滢;唐秀娟;;深圳2005~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13期
7 刘大鹏;万强;曲荣伟;刘丹红;孙楠;刘颖丽;张衡谦;周yN;薄志坚;;2012年大连地区鼠携带汉坦病毒状况及基因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3年12期
8 戴方伟;宋晓明;卢领群;周莎桑;萨晓婴;吕宇;应华忠;;PCR-测序法对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年03期
9 徐永妮;曹梦远;叶伟;张芳琳;;汉坦病毒感染对Ⅰ型干扰素应答的调节机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年03期
10 杨栋强;于海涛;蒋伟;潘蕾;张野;李_g;王伟;白露;苏雯静;杜虹;王珏;白雪帆;;与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结合的高亲和性多肽的筛选[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咏;李大鹏;刘宇鹏;鞠文东;程成;高丹凝;富英群;赵亚双;;2009-2010年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鼠类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2年03期
2 孙海英;张志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参数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9期
3 刘纯成;杨鹏飞;燕清丽;时玉军;;汉城病毒的TaqMan-BHO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24期
4 郭婷;;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年14期
5 李意兰;景钦隆;曹庆;许杨;罗雷;肖新才;;2008-2014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5年07期
6 吴瑞;余鹏博;李静;杜全丽;陈海龙;刘继锋;李恒新;马超锋;;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株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12期
7 范胜涛;高晓龙;李元果;应瑛;国娇;张钊伟;刘红;吴静;杨松涛;赵永坤;秦川;高玉伟;夏咸柱;;吉林省汉坦病毒宿主动物携带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04期
8 关绮华;黄祖星;杨泽锋;傅慕莺;;2012年佛山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9 杨鹏飞;马超;高娜;张永振;祝建波;;巴彦淖尔地区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凤贤;邹洋;陈化新;闫绍宏;哈森高娃;王剑波;李春甫;张世英;赵智伟;张永振;;内蒙古自治区1955—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泽新;汉坦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_g;VEGF介导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李凯;汉滩病毒多组分新型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芜为;基于Luminex平台的病毒性出血热多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5 杜虹;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6 吴静;长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及病原基因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海霞;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上融合肽的初步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2 郑晓民;汉坦病毒GM04-38株N-联糖基化位点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3 曹智伟;中国部分地区汉坦病毒在鼠形动物中感染及基因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4 杨栋强;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拮抗剂的筛选及其特性的初步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于蒙蒙;汉坦病毒感染THP-1细胞激活炎症小体通路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蔡亚男;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流行区汉坦病毒的基因变异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张晓松;LIPS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效果初步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徐永妮;汉滩病毒感染HaCaT细胞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9 宁蓓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永年,任次早,王以银,刘红,王津洲,程根甫;青阳县山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2 刘红,王以银,罗兆庄;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及规律的演变[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3 曲虹,杨占秋;汉坦病毒基因变异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0年03期
4 康文臻,黄长形,白雪帆,杨为松,谢玉梅,郝春秋,张岩;汉滩型与希望山型汉坦病毒的体外重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4期
5 雷新耀;杨海;颉戈鹏;;陕西省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分布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5期
6 刘红;易波;李青;郭银华;王俊;刘生元;汪金生;李荣民;;一起作业场所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性发病的调查研究[J];疾病监测;2008年04期
7 李新红;张岩;张野;王平忠;李光玉;黄长形;白雪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5期
8 毕秀娟;邵琦;张颖倩;王志强;王洁贞;薛付忠;;小地域生态环境内HFRS宿主鼠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9 柳燕,王俊,李芙蓉,刘红;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及其意义[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10 王新建;周立志;张有瑜;邢雅俊;顾长明;;安徽省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J];兽类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董雪,赵常智,王冰,李继耀,连英姿,李宙;一株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基因鉴定[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2 段正秀;谭有将;熊海萍;陈化新;张永振;郑金海;;温州市瓯海地区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4期
3 高云;陈嘉昌;彭焕玉;朱振宇;;汉坦病毒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年02期
4 胡群;马思杰;王静;倪红霞;;汉坦病毒群CODEHOP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6期
5 徐芳;朱函坪;姚苹苹;胡丹;张云;谢荣辉;杨章女;钱磊;朱进;;浙江省2008-2011年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年04期
6 刘师文;龚甜;熊英;;汉坦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13期
7 张云智,张海林;汉坦病毒的分型及致病性[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熊莉娟,罗端德;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0期
9 罗雯;;汉坦病毒及所致疾病[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1年03期
10 姚苹苹,朱函坪,徐芳,朱智勇;汉坦病毒浙江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勇刚;剡根强;张永振;张再清;;北方部分地区汉坦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2 张丽荣;;汉坦病毒研究进展[A];新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德新;;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贾继辉;于修平;王勇;卞继峰;赵蔚明;周亚滨;栾怡;齐眉;杨海宁;张茂修;;山东地区汉坦病毒重要基因序列进化关系树的构建[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王平忠;于海涛;张野;白雪帆;;汉坦病毒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崔继红;杨守京;刘彦仿;;乳大鼠、乳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及汉坦病毒体外感染[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翁景清;谢荣辉;卢亦愚;姚苹苹;李敏红;李婵;徐芳;茅海燕;朱函坪;崔庆荣;董瑛;朱智勇;;浙江东方田鼠分离汉坦病毒株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鄢燕贞;张永振;姚来顺;扈光伟;李明慧;杜占森;陈化新;;吉林省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的分型研究[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翁景清;谢荣辉;姚苹苹;李敏红;徐芳;朱函坪;卢亦愚;李婵;茅海燕;崔庆荣;董瑛;朱智勇;;汉坦病毒浙江东方田鼠分离株ZT10的L基因序列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翁景清;谢荣辉;卢亦愚;姚苹苹;李敏红;李婵;徐芳;茅海燕;朱函坪;崔庆荣;董瑛;朱智勇;;汉坦病毒东方田鼠分离株ZT10的M基因序列的特性分析[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灵巧;我国找到一种新型汉坦病毒[N];健康报;2008年
2 郑灵巧;我国发现两个新型汉坦病毒[N];健康报;2008年
3 记者 郑灵巧;我国学者揭开汉坦病毒面纱[N];健康报;2012年
4 衣晓峰;黑龙江首次发现新型汉坦病毒[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马思杰 杨定波 李宁;汉坦病毒检测难题终攻克[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6 记者 蒋明;我学者发现汉坦病毒4个新“家族”[N];健康报;2014年
7 李宓;美国国家公园向露营者发出汉坦病毒警告[N];健康报;2012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蔡fg东;藏身帐篷小屋的汉坦病毒[N];健康报;2012年
9 郑灵巧;汉坦病毒出现基因重排[N];健康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魏鑫;出血热危及生命 综合防治为上上策(上篇)[N];保健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芳玲;汉坦病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颖;汉坦病毒非编码区调控功能的研究应用及粘膜免疫初探[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陶泽新;汉坦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白文涛;汉坦病毒受体的筛选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郑峰;汉坦病毒致细胞融合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刘勇;汉滩病毒76-118株G1S0.7和G2S0.7不同嵌合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李光玉;汉坦病毒截短核衣壳蛋白用于HFRS血清学分型诊断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李新红;汉滩病毒西安分离毒株84FLi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及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伟;中国部分地区汉坦病毒在鼠形动物中感染及基因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陈宪;吉林省汉坦病毒的分离及进化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震海;青岛市郊2001~2003年汉坦病毒分离株M区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D];青岛大学;2004年
4 杨栋强;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拮抗剂的筛选及其特性的初步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王暖;快速诊断和分型诊断汉坦病毒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魏亚梅;河北省人感染汉坦病毒M片段基因特征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7 芦殿香;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LP.ompM基因的克隆表达[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美莲;汉坦病毒76-118株M2基因的克隆及蛋白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崔继红;乳大鼠、乳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及汉坦病毒体外感染[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李青岭;β3整合素作为汉坦病毒受体的鉴定以及其它候选受体的筛选[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87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08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