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致病性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白念珠菌致病性研究进展
【摘要】: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多在体表及黏膜宿主共栖生存,可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的广泛感染。白念珠菌是单细胞假菌丝酵母菌,形态上具有双相性,即菌丝相和孢子相。其中菌丝相更易黏附和入侵宿主组织,是该菌在体内的主要致病形式。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如黏附、芽管、水解酶、生物膜、群体感应等有关。该文综述了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致病机制 真菌
【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20134y007)
【分类号】:R379.4
【正文快照】: [Chin J Mycol,2015,10(1):54-58]白念珠菌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寄居在人体不同部位,如皮肤、口腔、胃肠道等,引起皮肤、黏膜病变,也可引起危及生命的系统性感染。白念珠菌致病因素具有多样性,包括通过黏附对宿主的识别、通过分解生物活性酶而增强毒力、通过表型转变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车付彬;徐楠;陈江汉;;病原真菌中群体感应现象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石婧,张宏;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ERG11基因部分序列差异性的探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8期
3 钱丽洁;章强强;;白念珠菌芽管致病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年02期
4 秦晓峰;吴建华;顾军;;白念珠菌黏附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年03期
5 仇萌;邹先彪;;Sap2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年01期
6 马虎;崔凡;林昭春;;白念珠菌致病相关的水解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年04期
7 王立霞;;白念珠菌群体感应分子的研究现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李慕岩;孙朋;刘涛;王雀;邓少丽;;细菌群体感应及其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2 苑天红;罗喜荣;佘晓玲;贺娟;杨军;;当归油对白色念珠菌芽管形成及黏附性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汪春华;陈艺林;;不同菌相白念珠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4 闫萍;陈一强;;细菌生物膜与导管相关感染[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5 张宏;石婧;乔建军;;氟康唑对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体外药物敏感性差异比较[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1期
6 钱芳;魏昕;许雯倩;曹雪蛟;花荣;吴亚娟;;XTT减低法检测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J];口腔生物医学;2014年02期
7 王慧;陆兔林;李金慈;李婷;左文;;舒乐洗剂治疗VVC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年14期
8 牛战琴,石一复;性激素对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易感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年05期
9 朱云凤;王昌壁;张欣;;272株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12期
10 赵晶;权春善;;微生物信号分子降解酶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战琴;阴道上皮细胞抗念珠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欧阳乐军;aiiA基因克隆及在尾巨桉中的诱导表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谭宏月;白念珠菌新型耐药基因MXR1耐药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4 王乐;小鼠口腔阴道双部位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的构建及不同部位来源白念珠菌的毒力差异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袁娟娜;香莲方对白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模型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则宇;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的研制和临床评价[D];郑州大学;2006年
2 刘玉清;中西医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刘乐;不同培养条件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4 王丽欣;白念珠菌不同生物状态下ALS4、ALS9基因mRNA的表达[D];青岛大学;2010年
5 张石群;白念珠菌耐药相关蛋白Rta2p生物活性位点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张丽;联苄化合物抗真菌毒力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李俊捧;林生地霉致消化道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
本文编号:1112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1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