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应激和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08 20:06

  本文关键词:应激和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应激 神经可塑性 海马 类固醇 谷氨酸


【摘要】:正应激(stress)是机体的非特异保护适应机制,应激发生时机体对各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生理、行为及认知反应等,从而产生适应性改变,自我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利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适应。应激反应过度时导致各种应激相关疾病。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无论是自然环境,人类本身,还是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的强度或持续到一定的程度,便可能成为应激源而引起人的心理应激,在生活中很难回避。
【作者单位】: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二疗养区;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应激(stress)是机体的非特异保护适应机制,应激发生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而后导致肾上腺时机体对各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生理、行为及认知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lucocorticoids)。此外肾上腺素髓质释反应等,从而产生适应性改变,自我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蕾;王艺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的变化[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郑蕾;王艺明;;抑郁症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与NGF、NT-3的相关研究[J];贵州医药;2013年07期

3 齐红梅;刘微娜;季浏;;运动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黄致嘉;王立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假说[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5 林志雄;颜海锋;林举达;邹晓波;;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及冠心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23期

6 郭洁洁;王闯;王钦文;;神经肽VGF作为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张阳;曹江鹏;蔡兴慧;宋小鸽;唐巍;;针刺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修复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张永超;黄世敬;;芍药抗抑郁作用机制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3年10期

9 卢丽萍;朱英标;成俊英;;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年04期

10 程时刚;钟伟;张伊凡;耿红琼;彭荣;杨星海;;成年大鼠盆神经节神经元的体外培养与鉴定[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红梅;组蛋白乙酰化及抑郁症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和丙戊酸钠的干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蒋国会;IGF-1:一种潜在的抗癫痫发作新靶标[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蔡洪信;白香丹胶囊对肝气逆证大鼠海马GABA_B受体表达及其G蛋白偶联的离子通道和信号通路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赵君;视黄酸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转录的分子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田文敏;EGF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探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谢伟;大鼠miR-185-3p调控的TrkB.FL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痫样放电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7 崔镇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8 闾坚强;运动锻炼对雌激素缺乏或慢性应激所致抑郁样行为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9 邱娟;柴胡疏肝散及拆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p38MAPK、ERK5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10 陆邵佳;伴儿童期创伤健康成人的HPA轴功能以及脑影像学特征[D];中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剑,曾进胜;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4期

2 余剑,曾进胜;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与中枢神经可塑性[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4年05期

3 周元成;吴新贵;;脑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杜新;陈天勇;;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鲁利群,赵聪敏;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6 余剑,曾进胜;Eph/ephrin与中枢神经可塑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1期

7 庞爱兰,常履华,任惠;缺血性中风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8 赵慧英;牟萍;董岩;;病理条件下的神经可塑性及在针灸研究中的可能应用[J];针刺研究;2008年01期

9 石胜良;陈仕检;刘唐威;;卒中后神经病理学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1期

10 季力;崔晓;;丰富环境对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玲;舒畅;唐计华;王高华;;不同时程的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BDNF/CREB/Bcl-2及抑郁行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瘳维靖;杨万同;范明;刘淑红;;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可塑性过程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何扬东;曾进胜;余剑;熊丽;;EphB2-Fc对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余剑;曾进胜;;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余剑;黄如训;曾进胜;;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吴爱勤;杨[绮,

本文编号:1158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58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