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研究——人体解剖结构认识的新视角
本文关键词:腔隙研究——人体解剖结构认识的新视角
【摘要】:人体腔隙学区别于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在组织和器官层次,该领域主要侧重于对构成人体的实体器官之间以及实体器官内部的空间腔隙、潜在腔隙和软组织腔隙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人体腔隙同样也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特点,其发育、生理与病理存在与辩证法吻合的规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基于人体结构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方面,人体腔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能够重新审视人体结构,提供详实的形态学依据,并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3023039
【分类号】:R322
【正文快照】: 从最古老的解剖学资料到最新的数字解剖学,关于人体结构,主要是从构成人体的实体器官出发,以系统的角度、局部记载和功能等描述其特征。但是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仍需要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从腔隙方面加强和深入,尽管国内外既往的基础和临床,包括专业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也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颖;;大健康产业支撑下一波经济浪潮[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年12期
2 梁景裕;;运动 睡眠 健康 五款智能手环体验评测[J];消费电子;2014年09期
3 葛宝健;隋鸿锦;付元山;;人体腔隙基础与临床研究思考[J];解剖学报;2015年03期
4 孙静;郑真真;冯晓;;腹腔镜在女性盆底修复术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B);2013年08期
5 张英;;抑郁和焦虑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B);2014年07期
6 王子恺;张栋;;运动、变化、发展和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J];党校教学;198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兵;苏永华;;中医脾与西医学对应脏腑的关系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红利;林森;黄四洲;苏炳银;;对于不同医学专业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5期
3 张旭东,刘建苏,王秋荣;骨磨片染色方法的改进[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徐军;胡勇;王健;周继;章太平;余宏宇;;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组织肝干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楼丹;杨季芳;谢和;陈吉刚;;三疣梭子蟹和华溪蟹主要器官比较组织学的初步研究[J];海洋学研究;2010年03期
6 张正亮;温波;汤传宏;华田苗;;猫小脑皮质Glu/GABA表达的老年性变化[J];动物学研究;2008年02期
7 王自能;宋元宗;郝虎;郭祖文;;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心肌组织的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7年03期
8 贾东涛;韩海军;张玉红;姚建;王林生;;陈旧骨骼DNA提取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9 王天有;陈永耀;尚伟杰;王相如;;绵羊输卵管组织结构的观察[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10 刘俊伟;安志兴;余燕;司红英;王天有;;绵羊发情期输卵管组织结构的观察[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林;张西北;潘贵君;;改良碘酸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显示心肌闰盘横纹[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田姗;连方;;浅论肾与奇恒之脏与腑的关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霞;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志浩;雄性双峰驼生殖系统组织学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黄晶晶;应用阴道超声对早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及染色体畸形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崔燎;丹参水提取物(DS)和丹参素(DSU)对实验性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鹿群;卵母细胞激活技术与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D];山东大学;2005年
6 许蕾;氧化应激在免疫介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意义的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力燕;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NTs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变化[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肖萍;软骨保护剂对原发性骨关节炎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红英;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病变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10 叶文凌;双峰驼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的功能形态[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敏;Th17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表达及调控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丽;沂蒙黑山羊性周期中GTH受体在输卵管的分布及其mRNA表达规律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廖立凡;单侧髁突切除对兔非手术侧髁突软骨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关舒元;长骨创伤性骨坏死早期骨髓缺血动物模型磁共振T_2mapping成像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朱典;显微捕获联合低体积扩增细胞标识与法医应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何文兵;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章奇;正常雌性大鼠尿道横纹括约肌肌球蛋白重链同源分子基因表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白云;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化合物ATB107的体内药效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蕴华;磁场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量效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王文波;枞酸钠抗日本血吸虫的初步研究及免疫抑制剂对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汉新;手术机器人——微创外科的新时代[J];广东医学;2005年01期
2 隋鸿锦,张书琴,,宫瑾;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1996年01期
3 崔模;张朝佑;;国人骨性泪囊窝及鼻泪管的测量[J];解剖学报;1963年01期
本文编号:1158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5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