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本文关键词:LIF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LI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质粒重组 慢病毒转染
【摘要】:目的构建LIF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此获得高表达LIF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LIF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效应机制研究中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扩增得到LIF基因序列,采用质粒重组技术获得载有LIF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用重组质粒包装慢病毒。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将慢病毒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慢病毒转染率,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IF的表达水平,最后经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LIF基因序列,并且成功构建带有LIF基因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鉴定,得到大小为608 bp左右的条带,大小与LIF基因序列匹配,通过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获得慢病毒颗粒,滴度检测达1×108TU/ml。成功分离得到纯度高的h ASCs,慢病毒转染h ASCs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转染率可达90%。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提示,转染后LI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携带人LI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可以有效转染h ASCs,并且表达LIF。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01091,LY13H090010,LY14H130002) 浙江省高校“十二五”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204-071006)
【分类号】:R329.2;Q78
【正文快照】: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为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脑卒中等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1]。MSCs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2]。此外,MSCs还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等特性,MSCs具备的上述特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闫丽;黄琦;;桥本甲状腺炎Th1/Th2偏移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张微;曹娜;裴路;;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年03期
3 李荣良;韩扣兰;戴小丽;李卫勇;黄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Graves病小鼠的疗效[J];山东医药;2013年36期
4 Yufang Yan;Tuo Ma;Kai Gong;Qiang Ao;Xiufang Zhang;Yao Gong;;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motes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brai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mic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08期
5 高俊玮;马浚宁;候博儒;任海军;;炎性细胞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节[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年02期
6 毕涌;洪娟;李力群;李晓莉;魏鹏;施镇江;王廷华;张旭;;重组质粒pcDNA3-β-NGF的构建及其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11期
7 毕涌;洪娟;林晓滨;李晓莉;魏鹏;施镇江;黄桂琴;王廷华;张旭;;人β-N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年03期
8 毕涌;林晓滨;李晓莉;魏鹏;王廷华;张旭;洪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的成活及迁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04期
9 姚梦枝;肖志杰;许念桂;文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与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2 武艳;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影响皮肤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毛雨红;CXCR4/CXCR7在SDF-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3年
2 武海军;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莹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小鼠卵巢功能重建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高冬蕴;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代谢并促愈合的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姚梦枝;慢病毒介导p16ink4a基因沉默对老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娜;王颖;张艳艳;关伟军;;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8期
2 饶圣宏;;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3 王佃亮;张艳梅;杜娟;;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制备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10期
4 李陈;肖玉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5 李丽春;李剑平;;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特点与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4期
6 殷海斌;田新;杨春会;高晓慧;;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4期
7 许琴,朱依纯,肖雁冰,田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张明伟,郭子宽,刘晓丹,吴英,侯春梅,毛宁;小鼠骨骼肌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5期
9 李府;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10 陈光辉 ,王燕,李天德,邵建华;自成人脂肪组织分离与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张春秋;郭春;张彦军;闫玉仙;;力学拉伸对经5-氮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力;王海燕;杜娟;赖洁娟;刘庆;黄苏娜;蒋建新;;直流电刺激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造血恢复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韩钦;刘艳宁;何东南;闫曦;曹莹;赵春华;;分离和鉴定小肠上皮干细胞及其可塑性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姜玉玲;乔虹;刘梦雪;李强;孙玉倩;张巾超;;瘦素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娜;郭锦鹏;赵秀华;金文静;卢光t;程腊梅;;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陈广华;杨婷;付t$t$;苗瞄;金正明;唐晓文;韩悦;何广胜;仇慧英;马骁;陈峰;薛胜利;王荧;孙爱宁;吴德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洪珞珈;赵明明;张宇晶;;间充质干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7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强骨形态形成蛋白9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郑宗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宪英;脑组织微环境及神经甾体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晓东;牙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牙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郭虹;胎儿多种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胎儿骨髓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侯静;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损伤后干性维持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袁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来晓瑜;一个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的鉴定和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韩春;牙根发育期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孙念政;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对糖尿病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克隆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晓华;牛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邓长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13年
5 马云鹏;应用大块平铺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及复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那仁格日勒;溶血磷脂酸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黎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唐秋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徐小霞;人胎盘绒毛层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军;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及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5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