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自诱导方式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2深度测序分析HBV感染中多基因型混合感染
本文关键词:1、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自诱导方式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2深度测序分析HBV感染中多基因型混合感染
更多相关文章: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自诱导培养 可溶性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 混合感染 深度测序
【摘要】:本论文分成两部分,均是方法学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了一个新的用于蛋白表达的方法学,使以往无法表达的HCV完整核心蛋白成功地被可溶性表达,并对该蛋白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第二部分研究了高通量测序在临床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并以此方法分析了HBV感染中的混合感染问题,证明了其普遍存在性。 第一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自诱导方式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目的:构建包含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Core protein)全长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转化表达型大肠杆菌后自诱导(Auto-induction)培养以获取可溶性重组核心蛋白,并鉴定其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中表达的活性,以及与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 方法:以H/FL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全长HCV核心蛋白DNA(573bp)。PCR产物经双酶切后通过电泳鉴定,再定向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型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挑选阳性单克隆,并通过自诱导培养的方式使其在高浓度状态下表达重组核心蛋白,并转染Huh7细胞后表达。重组核心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鉴定生物学功能,单独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纯化,并与HCV NS3蛋白进行相互结合后共同纯化实验。 结果:重组核心蛋白大量存在于表达菌破菌上清中。Western blot显示其具有核心蛋白抗原性,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也具有相同的抗性。重组核心蛋白不能单独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但可以与HCVNS3蛋白结合后共同纯化。 结论:自诱导的方式成功通过表达了可溶性的重组完整HCV核心蛋白,验证了细菌和细胞表达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证明了自诱导培养方式对传统细菌培养方式在HCV完整核心蛋白诱导表达中的优越性。重组核心蛋白结构上的特点使其无法单独被层析柱纯化,但利用与HCVNS3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可以使两者共同纯化。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完整HCV核心蛋白特殊的晶体结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为研究新的HCV临床抗原检测应用开辟了道路。 第二部分:深度测序分析HBV感染中多基因型混合感染 目的:研究表明HBV基因型影响临床结局和抗病毒治疗反应,不同基因型在HBV感染中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基因型的研究已成为HBV研究新的热点,而不同基因型混合感染则使HBV感染的临床表现更复杂,目前对混合感染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对混合感染的基因分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探讨基因型混合感染在HBV患者中是否普遍存在,我们采用深度测序技术,通过对大样本HBV感染者序列的高通量测序来回答这个问题。 方法:提取共532例HBV慢性感染病人的血清DNA。其中包含218位用阿德福韦治疗一年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样本,以及60位婴儿的血清样本和18对母子的血清样本。PCR扩增产物进行Solexa测序。用我们建立的HBV短序列窗口分型方法对所测序列基因分型。并用Sanger法和克隆测序重复验证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混合感染程度与病毒滴度、年龄、性别、肝功能、e抗原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532例Solexa检测标本中基本都是两种以上基因型混合,混合感染中劣势基因型比例均大于0.2%,0.5%的占98%,1%的占92.2%,10%的占42.7%。母婴和母子标本的基因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其中96例样品采用Sanger法直接测序进行验证,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对40例Solexa测序样品,采用克隆测序进一步验证,两种方法的结果也高度一致。对ADV治疗前后出现基因型转换的患者深度测序表明,患者基线时即存在混合感染,,之所以出现优势基因型的转换,推测可能和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反应性相关。对基因型变化量的统计分析表明,C型变化量总体多于B型(P<0.05)。 结论: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于中国大陆地区,并且主要以B、C型混合为主。混合感染主要以低比例的形式存在。混合感染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形成。混合感染程度与病毒滴度、性别、肝功能密切相关。上述研究方法对于其它病毒不同基因型或亚型间混合感染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至于混合感染为何普遍存在于中国大陆地区HBV携带者中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混合感染与疾病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12.63;R341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静霞;汪茂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耐药变异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5期
2 刘成;慕永平;杨宗国;陈晓蓉;陆云飞;徐庆年;;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的预测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11期
3 王海燕;朱传武;李明;罗湘蓉;钱峰;沈秀娟;朱翔;张雪华;朱伟;王佩;;拉米夫定在IFN-α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抗感染药学;2013年04期
4 刘雪莲;杨见权;冯淑芬;;恩替卡韦引起乳酸酸中毒一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年04期
5 刘健;;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26期
6 王蓓;童华诚;张松;张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性能评价[J];现代医学;2013年12期
7 沈永恕;刘扬科;陈陆;霍金耀;;河南省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3年09期
8 王锐;曹培义;;ALT与HCV核心抗原及HCV-RNA相关性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3年10期
9 Hana Park;Jun Yong Park;Seung Up Kim;Do Young Kim;Kwang-Hyub Han;Chae Yoon Chon;Sang Hoon Ahn;;Efficacy of switching to telbivudine plus adefovir in suboptimal responders to lamivudine plus adefovi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43期
10 静艳;王桂良;邱萍;卢潇潇;文萍;林小小;;阿德福韦酯片与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Jing Tang;Wei-Feng Shi;Gao-Lin Liu;;Antiviral medication use among 105 hospitals in Shanghai, China, from 2009 to 2011[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2 吴斌;林厚文;;补救方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英文)[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蓥;影响肝衰竭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田瑶;生物组学时代的候选基因与慢性病关联研究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李军;树
本文编号:1166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6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