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回形态整体观
本文关键词:人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回形态整体观
更多相关文章: 人 大脑半球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脑回 形态
【摘要】:目的:探讨人大脑半球脑回形态观察的新途径,提供人大脑半球脑回形态统计资料,加深对人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回形态及其变化规律的了解,为脑回形态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本实验所用63例(126侧)成人脑标本来自本校局部解剖学教学标本,男女性不拘,外观无明显病变,能满足实验观察需要。常规取脑,剔除蛛网膜和脑表面血管,肉眼观察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回形态,具体做法是:一、以高级哺乳动物各脑叶脑回整体形态、脑回数目、走向和起止点作为观察点和评判标准(本文称之为原型):1.各脑叶脑回组成的整体形态类型是:额叶为尖朝前底朝后的三角形;顶叶呈横置的JI;枕叶后面观左右两侧一起类似“北”字;颞叶外侧面观类似∈形,以原型作为。2.各脑叶脑回数目是:额叶4个(额上、中、下回和中央前回),顶叶3个(中央后回和顶上、下小叶),颞叶有3个(颞上、中、下回),枕叶4个(降回和枕上、中、下回)。3.各脑叶脑回走向是:额上、中、下回前后走向,中央前回上下走向;中央后回上下走向,顶上、下小叶前后走向;颞上、中、下回主要为前后走向;枕上回、降回呈前上后下走向,枕中、下回自后向前走向。4.各脑叶脑回起止是:额上、中、下回起于中央前回上、中、下部,止于额极;中央前、后回上端相连呈发夹样突向后,下端相连;顶上、下小叶起于中央后回上、下端,止于枕上、中或下回;颞上、中、下回起于颞极,止于顶下小叶和枕中、下回。二、分别观察各脑叶脑回构成的整体形态,统计各脑叶脑回数目、走向、起止点和脑回之间的连接。 结果:1.额叶脑回构成的整体形态略呈底朝上的梯形。呈额上、中、下回三个脑回的占71.43%(90/126),呈四个脑回的占26.98%(34/126),贯穿额叶全长的占70.63%(89/126),半程的占28.57%(36/126),前回走向的占84.12%(106/126),斜行的占13.49%(17/126),额中回起于中央前回中部的占83.33%(105/126),额上中下回大小不等的占77.77%(98/126),额上、中回之间均有连接,额中、下回之间有连接占84.92%(107/126),中央前回副回出现率为3.97%(5/126)。 2.顶叶脑回构成的整体形态类似原型,不同的是顶下小叶形态变化较大,原型样顶下小叶占25.37%(32/126),顶下小叶分为缘上回和角回两部分,其中,缘上回大于角回的占81.74%(103/126),缘上回向后上凸占57.14%(72/126),角回呈盘曲状的占63.49%(80/126),顶上小叶至缘上回之间连接的占36.50%(46/126),顶上小叶至缘上回与角回交界处连接的占36.50%(46/126),中央后回副回占3.96%(5/126)。 3.颞叶脑回构成的整体形态类似原型,由颞上、中、下回三个脑回组成的占97.60%(123/126),前后走向的占92.06%(116/126),但三个脑回大小不等的占88.88%(112/126),颞上、中回之间的前端有连接,占88.88%(112/126),颞中、下回之间中后部有连接,占96.82%(122/126)。 4.枕叶脑回构成的整体形态类似原型,由降回和枕上、中、下回四个脑回构成,占65.87%(83/126),但降回突向外侧位于枕极水平以上,占63.49%(80/126),枕中、下回之间有连接的占59.52%(75/126)。 额叶的额中回起止、数目和走向,顶叶的顶下小叶,颞叶的颞中回和枕叶的降回形态变化最大,额中回起止变化,可导致脑回数目和走向变化;顶下小叶保持弓形或分为缘上回和角回两个独立单位,影响到缘上回和角回脑回形态;颞中回与颞上、下回连接移至中部,较大和多个时,脑回常呈前上后下走向,颞叶局部隆起;降回由直行变为突向外侧,本身可以变成较大,枕上、中、下回可以更靠近枕极。 在各脑叶的脑回之间普遍存在着脑回连接,在中央前、后回前后偶尔见到较长的脑回连接,位置、大小,长度均与中央前、后回相似,极与中央前、后回混淆,追其止点一般都可加以区别。 在顶叶外侧面可见一局部隆凸,脑回构成和位置都比较恒定,可作为顶叶形态之一。 结论:1.规定统一的观察点,可使人脑回形态的观察更加规范化。2.从脑叶脑回整体形态切入可统计各脑叶脑回数目类型,认识脑回形态之间关系等,是认识脑回形态的途径之一。3.人脑回是在高级哺乳动物脑回基础上演化而来,以脑叶为单位互相依存,形态上互相影响,发育上此消彼长的。4.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脑回中都有一个脑回形态变化最大,影响其他脑回以及整个脑叶形态的变化。5.脑回之间普遍存在着连接臂,随进化,在发育晚的脑叶有增多、取代脑回的趋势,影响脑回观察,应该成为脑回形态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6.教科书所记载各脑叶脑回数目类型是正常的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始军;张万盛;;胎儿和新生儿左右外侧裂不对称的观察[J];大连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2 李雪鹏,冯卫华,刘丰春,张本斯;人脑脑回的侧别差异性[J];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3 李七渝,张绍祥,王平安,刘正津,林支付,谭立文,谢永明;人体大脑数字化解剖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J];解剖学报;2005年06期
4 张永起;孟宪玉;于涯涛;汪守义;;胎几大脑半球额叶脑沟发育生长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2年04期
5 于涯涛;张永起;孟宪玉;汪守义;;胎儿大脑半球顶叶脑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3年02期
6 唐勇;李开华;杨正伟;康健;刘生普;;人大脑半球皮质体积和表面积的定量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3年06期
7 梁夏;王金辉;贺永;;人脑连接组研究: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J];科学通报;2010年16期
8 沈宗文,林祥通,,刘永昌,滑炎卿;脑SPECT横位图像的皮质机能定位和动脉配布[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4年04期
9 刘丰春,夏玉军,单涛,刘志才,隋庆兰,孔令奇,王明广,韩洵,徐爱德;大脑脑回、脑叶CT定位的医学影像学研究[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7年03期
10 张永起;孟宪玉;于涯涛;汪守义;;胎脑额叶顶叶脑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1985年01期
本文编号:1179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7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