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自然流产、死胎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3 15:40

  本文关键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自然流产、死胎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流产 死胎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死胎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自然流产、死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750K芯片和Agilent4x44K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定制芯片等两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43例患者的自然流产、死胎样本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检测,用相应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分析,将所发现的拷贝数变异与国际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进行比对,剔除常见的多态性CNV,并结合DECIPHER、ISCA、OMIM数据库进行核查,与既往文献比对,分析其拷贝数变异是否具有致病性。对其中的2例发现异常CNV的样本行双亲CMA检测以明确拷贝数变异的来源。并同时对其中27例样本体外培养后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 43例标本全部都可成功检测获得芯片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检测出异常32例,异常率为74.4%。其中非整倍体26例,异常基因组拷贝数变异6例;非整倍体率为60.5%(26/43),异常CNV率为14.0%(6/43)。27例样本中培养成功且获得核型结果的有19例,培养失败8例,检测成功率为70.4%(19/27);检测出异常染色体13例,均为非整倍体,异常率为48.1%(13/27)。通过比较27例同时行CMA检测和G显带核型分析的样本结果发现:CMA检测成功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96.3%(26/27),1例流产样本CMA检测结果为47,XY,+21,而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死胎的最主要原因。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流产、死胎的组织标本,,为难以进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的流产绒毛及死胎标本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为自然流产及死胎的发生提供一种更好的遗传学诊断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9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眭维国;欧明林;戴勇;陈洁晶;;先天性疾病研究及产前诊断中Array CGH的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18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8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