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换模型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27 14:08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换模型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刚地弓形虫 速殖子 缓殖子 转换 体外培养


【摘要】: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可感染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单细胞机会致病性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免疫反应作用下,弓形虫从快速繁殖的速殖子转换为缓慢生长、几乎休眠状态的缓殖子,并形成包囊长期存在于体内,以抵抗不良环境;但当宿主免疫受损或免疫力低下时,如肿瘤患者、AIDS患者等,不良环境被解除,包囊活化,缓殖子转化为速殖子,引起严重弓形虫病,甚至导致死亡。随着艾滋病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宠物饲养的兴起等,弓形虫病的危害也日渐突出,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速殖子与缓殖子的相互转换是弓形虫机会致病的生物学基础和中心环节。虽经大量和多年的研究,这种转换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探讨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成为目前弓形虫病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 目前,弓形虫体外诱导转换研究主要集中在速殖子向缓殖子的转化,而缓殖子向速殖子的转化报道的较少。本研究通过在体外培养中加入或去除弓形虫的不良生活因素,构建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化模型。 研究目的: 构建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换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弓形虫病急慢性转换机制打下基础。 研究方法: 1、常规复苏弓形虫速殖子,在小鼠体内传代,并用纯化的速殖子感染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2、研究外源性压力条件下速殖子向缓殖子的诱导转换,观察碱性pH、高温、CO2饥渴条件下速殖子生的长状态,并分时间点收集培养混合物,提取弓形虫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速殖子期特异性基因SAG1和缓殖子期特异性基因BAG1、BSR4。 3、探讨去除外源性压力因素恢复到正常培养条件后,缓殖子的转归,并分时间点收集培养混合物,提取弓形虫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速殖子期特异性基因SAG1和缓殖子期特异性基因BAG1、BSR4。 研究结果: 1、在43℃条件下细胞迅速崩解难以为虫体生长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在41℃下大部分的细胞可以正常生长且可以快速诱导虫体转化。 2、在碱性pH、CO2饥渴、41℃体外培养中诱导虫体,分时间点检测期特异性基因,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BAG1和BSR4mRNA转录水平逐渐提高,SAG1逐渐减少并消失。 3.恢复到正常培养条件后,分时间点收集培养混合物,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SAG1mRNA转录水平逐渐提高. 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病急慢性转归机制打下基础。图5副,表1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8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也;刚地弓形虫缓殖子分化相关细胞周期中有丝分裂前期的一个变化[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年03期

2 杨培梁,彭鸿娟;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2期

3 李学瑞;赵象忠;王艳华;张德林;;弓形虫速殖子与弓形虫缓殖子相互转换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6年02期

4 杨培梁,彭鸿娟,陈晓光;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4期

5 丁洁琼;吴q;谭峰;陈晓光;;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转化体系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吴q;王琼;郝丽;程璐;陈晓光;;弓形虫RH株体外培养及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化体系的建立[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年07期

7 朱云娟;弓形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3期

8 程璐;陈晓光;吴q;杨培梁;;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抗原SAG2C基因的克隆、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加勤;弓形虫LDH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初步鉴定[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施远香;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换模型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4年

2 王琼;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重组BAG1抗原的初步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程健曦;IFN-γ抑制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丁洁琼;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转化体系的建立及BAG1基因在转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敏;弓形虫缓殖子抗原SAG2C/2D/2X核酸疫苗及优势表位抗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32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32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