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HLA-DP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06 14:28

  本文关键词:HLA-DP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HLA-DP 基因多态性 丙型肝炎病毒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s,HLA)DP基因多态性与高危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运用Taqman-MGB技术检测401例HCV持续感染者,268例HCV自限感染者和984例健康对照者HLA-DP基因rs3077、rs9277535、rs239530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和高危人群种类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rs3077位点:杂合基因型CT和突变型TT在感染组(持续感染组+自限清除组)中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31,1.05~1.64和1.93,1.36~2.73);rs2395309位点:杂合基因型GA和突变型AA在感染组中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29,1.03~1.61和1.89,1.34~2.68);rs9277535位点:杂合基因型GA和突变型AA在持续性感染组中的频率均高于自限清除组(P=0.018,P=0.037)。结论rs3077、rs9277535、rs2395309三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丙型肝炎转归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028)
【分类号】:R373.21
【正文快照】: HCV所引起的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3%的人口(即1.7亿)感染HCV[1]。世界各地均存在丙肝病毒感染,各国抗-HCV阳性率多在1%~3%之间,慢性感染率高的国家包括埃及(22%)、巴基斯坦(4.8%)和中国(3.2%)[2]。HCV感染宿主机体后,其发病和转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Shaidi Tang;Ming Yue;Jiajia Wang;Yun Zhang;Rongbin Yu;Jing Su;Zhihang Peng;Jie Wang;;Associations of IFN-γ rs2430561 T/A,IL28B rs12979860 C/T and ERα rs2077647 T/C polymorphisms with outcome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a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4年06期

2 Lydia Giannitrapani;Maurizio Soresi;Daniele Balasus;Anna Licata;Giuseppe Montalto;;Genetic 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6 polymorphism (-174 G/C)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肝癌模型大鼠肝硬化期IL-1β、IL-6、TNF-α的水平变化及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22期

2 Semra Tun?bilek;;Relationship between cytokin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20期

3 Jun Wei Lim;John Dillon;Michael Miller;;Proteomic and genomic studi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lues in the pathogene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26期

4 金世禄;屈冬冬;;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海燕;IL-6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初步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菊兰;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甲状腺相关物质和IL-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王佳佳;HCV基因型分布及HLA-DP基因多态性与高危人群HCV感染转归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宁;李文凡;张兴旺;;ERα-29位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慢性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7期

2 龙丽;单可人;赵艳;李毅;何燕;吴昌学;齐晓岚;谢渊;张婷;官志忠;任锡麟;;荔波瑶族、汉族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9年15期

3 单可人;王婵娟;龙丽;何燕;张婷;李毅;谭奎;涂茜;任锡麟;官志忠;;贵州彝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IL-10 592位点及ESR1 T29C位点多态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4期

4 吴金明;孙慧;吴康为;黄智铭;吴建胜;陈瑾;林贤凡;;IFN-γ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之间的关系[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平安;吴健民;李艳;;干扰素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6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tudies on human genetic allele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3年04期

7 Thomas Pfeiffer;Ralph Feltens;Winfried Stoecker;;Genetic association of cytokines polymorphism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and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in the Chine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18期

8 Soresi Maurizio;Giannitrapani Lydia;D'Antona Fabio;Florena Ada Maria;La Spada Emanuele;Terranova Angela;Cervello Melchiorre;D'Alessandro Natale;Montalto Giuseppe;;Interleukin-6 and its soluble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16期

9 ;Polymorphisms of some cytokines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4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艳军,沈轶,姜泽群,杨艳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黄桂香;鲁衍强;李瑛;王雄;谢海英;陈春宝;;海南陵水县汉族与黎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J];中国热带医学;2013年12期

3 杨淋清,杨杏芬,林忠宁,赵敏,魏青,马文军,凌文华;广东部分地区健康人群GSTP1基因多态性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4 朱燕林,严晓伟,鄢盛恺,朱文玲;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5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杨颖,黄俊明,凌文华;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5年S1期

6 吴逢波;陈泽莲;唐尧;;基于PCR的CYP2C9基因多态性测定方法概述[J];华西医学;2007年04期

7 马晓莉;朱平;胡亚美;吴敏媛;李志刚;卜定方;;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位点[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18期

8 谢志强,吕斌,邹立君,尚学兰,周宜开;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9 范志亮;田新英;卜晖;郭艳苏;任文博;姜虹;蒋怡芳;黄艳丽;张瑞燕;白杰;李春岩;;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3期

10 陈阿梅,崔明玉,张宝林,阎文英;用PCR方法分析内蒙古蒙古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倩;李智伟;;辽宁地区HCV感染者IL-28B基因多态性及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杨颖;黄俊明;凌文华;;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钱岳晟;张怡;周怀发;张伟忠;王谷亮;邱慧丽;罗雪梅;茅守玉;韩战营;王继光;朱鼎良;;ACEI降压疗效与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A];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吴娜琼;;基因多态性与他汀不良反应[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肖海;杨洪毅;张照婧;张言鹏;李晓文;;河南汉族人群肺结核与PTPN2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6 宋永红;朱传福;聂向民;王玫;刘艳;张萍;张世训;;山东省汉族人群HLA-A、B、DRB1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轩茂;杨林花;;深静脉血栓患者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8 曾晓晖;石磊;赵树进;曾维再;;CYP3A4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疾病的关系[A];广东省药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苑;何荷;李惠萍;;中国DPB患者与HLA-A、B、D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郑煜煌;何艳;陈霞;周华英;谌资;加路;贺波;;中国HIV-1 vpr基因多态性及其进化树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临床药理基地 叶海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徐峰;合理用药 新的指南针[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杨扬 王育琴;基因多态性研究助力抗癫痫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宋哲民 夏景珉;结合临床开展基因多态性研究实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个体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记者 冯立中 通讯员 朱沛炎;基因多态性或增糖尿病发病风险[N];健康报;2011年

5 通讯员 段文利;我国学者发现全身感染的高危基因[N];光明日报;2003年

6 谢爽 李一石;华法林不是谁吃多了都危险[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东;煤矿工人轮班制与RAAS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EH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3 董彩霞;ZAG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4 李艳;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阴冠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和内皮胞蛋白C受体A6936G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朱铁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7 顾海勇;基因多态性与胸心外科相关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徐雯;GC、CYP2R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汉族绝经后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9 王海鱼;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刘洁;中国西北两省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D];泰山医学院;2013年

2 魏颖丽;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6年

3 夏大庆;超氧化物岐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贾冬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健康人群血管衰老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5 杨贺才;中国汉族、藏族SMP1基因多态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陈海珍;广东省瑶族和汉族健康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马金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8 杨文;河南汉族人群凝血因子VII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李慧;中国地区HIV-1 vpr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夏志伟;内皮脂肪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8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58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