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神经系统细胞谱系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

发布时间:2017-12-16 21:09

  本文关键词:神经系统细胞谱系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示踪技术 染料注射 转基因


【摘要】:细胞谱系和神经束路示踪是指利用各种方式标记细胞,并对其及后代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迁移、投射等活动进行追踪观察.自20世纪以来,示踪技术为研究神经系统发育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荧光蛋白的发现,诱导重组酶系统Cre/loxp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示踪技术的应用范围.文章将结合该技术在神经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对其种类、原理、特点进行概述.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器官发育与再生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338;Q42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起源于神经板层.边缘细胞分化形成神经嵴细胞.在之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广泛迁移,产生了大部分的神经元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所有神经胶质细胞.剩下的神经板内陷形成神经管,随后分化成大脑和脊髓.分子克隆的发展,荧光蛋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沛;王鹏;陈广理;龚树生;;Study on Remodeling of Astrocytes in Facial Neuclus after Peripheral Injury[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朝辉;王春江;龚向峰;段力军;;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研究及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彭振宇;刘社庭;胡文军;;骨水泥强化RF提拉钉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症[J];当代医学;2011年11期

3 魏显招;吴大江;祁敏;李明;;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薛剑;靳安民;于博;赵卫东;冯伟;;腰椎U形生物弹性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毛路;刘栋;郝剑;沈忆新;;腰椎动力固定装置治疗下腰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03期

6 樊友亮;丁亮华;方晓辉;何双华;王能;包欣南;凌为其;黄智慧;张乃东;;Dynesys治疗腰椎(L_(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11期

7 姚啸生,王靖,唐天驷;动力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8 左建林,刘景臣,高忠礼;腰椎不稳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9 刘昌文;马迅;;动力性固定系统在下腰痛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殷渠东;芮永军;郑祖根;;腰椎椎弓根螺钉弹性固定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治刚;山羊缺血性CST投射通路损伤模型建立及BMSCs在轴突损伤修复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风金;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肖学军;Tekscan系统测量腰椎软骨终板压力及后路固定对腰椎刚度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姚啸生;动力性内固定DPF的研制及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郭开今;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解剖学研究及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6 于博;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吴亚俊;新型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郑晓勇;一种新型经椎弓根螺钉动力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和相关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陈肇辉;腰椎棘突间撑开装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张劲松;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峰;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D];吉林大学;2011年

2 冯孟明;BioFlex半刚性固定系统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唐永超;老年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观察及针刺对其术后腹胀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溢峰;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装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5 高小亮;汉维青年男性腰4、5椎体椎弓根CT形态差异及其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建存;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低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朱小广;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的研制及力学测试[D];苏州大学;2011年

8 朱守荣;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9 张军;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峡部裂及退变性脊柱滑脱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威;改良PLIF手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芝,李文新,尹新民,张翔,,孙彤玉,赵莉莉,王肖萱;多重示踪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核物理动态;1996年04期

2 张维成,彭秀茹,王育华;可活化碳-13示踪技术[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S1期

3 张钟先,刘中柱,宋永康,何光泽;红萍钾在稻萍鱼共生系中循环利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3期

4 汪庆兵;张建锋;陈光才;;基于~(15)N示踪技术的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3年05期

5 韩菲;;油田井间示踪技术发展及其基本原理[J];内江科技;2013年02期

6 张信宝;温仲明;冯明义;杨勤科;郑进军;;应用~(137)Cs示踪技术破译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坝库沉积赋存的产沙记录[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7 李玲,肖和艾,黄道友,吴金水;~(14)C示踪技术在土壤有机质周转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5年06期

8 薛亚洲,刘普灵,杨明义,琚彤军;黄土坡面侵蚀产沙时空演变的REE示踪技术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9 刘军,许甫荣,郑春开;核科学百年讲座 第八讲 核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物理;2003年08期

10 孙娜,李文权;氟里昂化学示踪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羊衍秋;杨通在;何玉晖;姜涛;王丽雄;叶仕有;;全氟环烷烃大气示踪技术及研究现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信宝;贺秀斌;文安邦;齐永青;伏介雄;;侵蚀泥沙研究的137Cs核示踪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建华;钱隽;万丹晶;;~(125)Ⅰ标记示踪技术在新生物制品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虎侯;;释光示踪[A];第十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羊衍秋;杨通在;郝樊华;何玉晖;姜涛;杨亮;罗顺忠;;气体示踪技术在核设施密封性能检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信宝;贺秀斌;文安邦;郑进军;;侵蚀泥沙研究的~(137)Cs核示踪技术[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培信;;井间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A];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本文编号:1297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97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