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胆固醇脂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胆固醇脂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出处:《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脂质 载脂蛋白类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基因 多态性 少数民族
【摘要】: 目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介导胆固醇酯(CE)在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含载脂蛋白B(Apo B)的脂蛋白之间的交换,在脂蛋白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有多个CET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CETP的活性。已有研究报道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壮族是最大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和语言的不同,壮族还可分为43个支系,其中黑衣壮族被认为是最保守的亚组,总人口约5.2万。有关CETP基因TaqIB多态性对黑衣壮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国内尚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比较广西黑衣壮族和汉族人群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以及对两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758名15~70岁黑衣壮族人群进行研究。制定标准的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等。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TaqI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并将其结果与778名当地的汉族作比较。 结果:(1)黑衣壮族人群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显著低于汉族人群(分别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Apo AI/Apo B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分别P<0.001),Apo AI水平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黑衣壮族人群CETP基因TaqIB的B1B1、B1B2和B2B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0%、44.3%和12.7%,B1和B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2%和34.8%;汉族人群B1B1、B1B2和B2B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7%、45.1%和13.3%,B1和B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3.2%和36.8%。两民族人群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黑衣壮族人群B1B1、B1B2、B2B2基因型者的HDL-C和ApoAI水平呈递增趋势,HDL-C水平分别为2.10±0.43mmol/L、2.11±0.53mmol/L和2.18±0.39 mmol/L(P<0.01);ApoAI水平分别为1.41±0.16 mmol/L、1.43±0.13 mmol/L和1.45±0.10 mmol/L(P<0.05)。但汉族人群B1B1、B1B2、B2B2基因型者的TG和ApoAI水平呈递增趋势,TG水平分别为0.99(0.69)mmol/L、1.14±0.60 mmol/L和1.31±1.29 mmol/L(P<0.05);ApoAI水平分别为1.41±0.17 mmol/L、1.43±0.13 mmol/L和1.43±0.14 mmol/L(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黑衣壮族人群TaqIB基因型与HDL-C和ApoAI呈正相关(分别P<0.01和0.05),而汉族人群TaqIB基因多态性与各项血脂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黑衣壮族和汉族合并人群的HDL-C、LDL-C和Apo AI水平与年龄、吸烟、饮酒和性别呈显著相关(P<0.01~0.05);TC和Apo B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和民族呈显著相关(均P<0.01);TG和LDL-C水平与体重指数和吸烟呈显著相关(均P<0.01);HDL-C和ApoB水平与民族和性别呈显著相关(P<0.01~0.05)。 结论:广西黑衣壮族和汉族人群CETP基因TaqI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2等位基因型分别对黑衣壮族人群高HDL-C、ApoAI水平和汉族人群高TG、ApoAI水平有显著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94;R58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学清,,沈清端,李惠群,董秀清;不同透析方法对透析病者血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李冠勇,刘华昌,周春蕾,曹瑞华;银屑病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天津医药;1998年02期
3 冯学冠,钱士匀,邱辅■,黄慈花;银屑病检测血脂及载脂蛋白AI、B_(100)的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4期
4 王和德,任旭东,郭述苏,许荣家,陈同慧;脑血栓患者血浆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a)多态性与性别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5 李结华,杨九华;心肌梗塞患者血脂、载脂蛋白A_1、B_(100)及脂蛋白(a)的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1997年01期
6 桂晓美,曾黎峰,陈冬华,邓荣春;6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蛋白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0年02期
7 李小明,胡汉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水平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5期
8 李健斋,王抒,何青,孙福成,汪芳,褚德发;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谱剖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9 毛霞,马沛然;脂蛋白(a)和动脉粥样硬化[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8年04期
10 贺勤,李慎秋;载脂蛋白D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赣辉;邓少平;顾振宇;;PVC薄膜味觉传感器阵列的实验构建[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黄赣辉;邓少平;顾振宇;;PVC薄膜味觉传感器阵列的实验构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赣辉;邓少平;顾振宇;;PVC薄膜味觉传感器阵列的实验构建[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聂洪港;刘冉冉;杨悠悠;李珉;关亚风;钱大青;汪涛;白玉;刘虎威;;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分析大鼠腹膜表层的脂质[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5 何声溥;洪永孟;莫思柏;;黄疸型肝炎脂质及脂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邓小燕;王贵学;杨扬;;脂质的浓度极化现象及其对动脉狭窄血管段内脂质吸收率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潘林萍;杨国龙;毕艳兰;马宇翔;;脂质中的蛋白质与多肽及其对脂质品质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8 李珉;白玉;聂洪港;刘虎威;;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9 陈群;王剑;;研究化痰治法预防动脉壁脂质潴留病变作用的思路探讨[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兴刚;;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时对血脂的影响[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国梁;饮食与衰老[N];科技日报;2002年
2 徐冬梅;常吃八类食品催人老[N];湖北科技报;2004年
3 ;常吃含铅腌制等八类食品催人老[N];云南科技报;2003年
4 黄治铌;不要“吃老”自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活血复肾胶囊可有效调节慢肾衰脂质代谢紊乱[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八类食品易催人老[N];西藏日报;2003年
7 木易;这些食品影响智力[N];大众卫生报;2001年
8 方华 舒阳;脂质是灵芝孢子抗病“主力”[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9 辛琢;“老相”竟是吃出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脂质体是什么?[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兵;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徐为民;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程智刚;蜂胶提取活性黄酮及酯萜类新工艺和其纳米制剂[D];中南大学;2005年
4 倪力强;柴枳合剂治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5 焦亚斌;黄金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俞国庆;三酰甘油、富含三酰甘油的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肾毒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7 刘锦波;大鼠脊髓损伤中游离铁的毒性作用及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周舫;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区文超;脂质微泡的制备及血小板受体靶向微泡构建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10 尹银亮;北京鸭载脂蛋白apoA-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芳;慢性应激对免疫功能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2 梁英杰;TNT及其代谢物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3 姬一兵;氟中毒患者脂质过氧化物与抗氧化物的水平和防氟改水对其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索江华;肌肽对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马丽丽;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周毅江;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胆固醇脂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学民;乐卡地平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高向华;二硫化碳诱发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其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张帅;脂质过氧化物在肺癌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特异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10 朱守民;公安刑侦人员脂质过氧化和血脂血糖水平的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55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5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