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诱导MLE-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自噬

发布时间:2018-01-03 19:42

  本文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诱导MLE-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自噬 出处:《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氧化应激 自噬


【摘要】: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对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LE-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采用PEA 0、200、400、800和1 000ng/mL处理细胞1h和2h,之后进一步采用PEA 1 000ng/mL处理细胞15min、30min、1h、2h和3h,应用过氧化氢试剂盒检测H2O2的生成量,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分析LC3II与β-actin之间的比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随着PEA浓度的增高,细胞的H2O2检出量逐渐增加,PEA处理2h后,各组细胞H2O2检出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73、2.09、3.82和5.06倍(P0.01)。与此同时,细胞中自噬标记物LC3II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此外,高浓度PEA(1 000ng/mL)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H2O2检出量明显升高,同时伴随着细胞自噬活动的增强。结论 PEA可以诱导MLE-1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细胞的自噬活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 (PEA) effect on MLE-12 cell oxidative stress and autophagy activity. MLE-12 cells were cultured to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in vitro, respectively using PEA 0200400800 and 1H 1 cells treated with 000ng/mL and 2H, then further using PEA 1 cells treated with 000ng/mL 15min, 30min, 1H, 2H and 3H the gene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kit for detection of H2O2, detection of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Western-blot LC3) expression ratio analysis of LC3II and beta -acti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ell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EA, cell H2O2 detection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2H treatment, PEA H2O2, the cell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is 1.73,2.09,3.82 and 5.06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marker LC3II in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PEA (1 000ng/mL) after treating cells,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ime, the detection of H2O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ccompani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autophagy. Conclusion PEA can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and activate autophagy in MLE-12 cells.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肿瘤病房;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肺部感染。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及对抗生素的广泛耐药性,PA感染的临床治疗面临着长期挑战。细胞自噬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在感染、免疫过程以及炎症、肿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琦;苏舒;王立新;;胞内感染病原体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2 李素珍;邓予晖;;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J];检验医学;2006年01期

3 杨小康;何江;张毅;魏佳;王婉;胡东;张荣波;;活性氧簇在白假丝酵母菌诱导RAW264.7细胞自噬中的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赛;赵星宇;李静;李娟;王德洁;;胡桃楸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2 邢雪;卢树静;金鑫;陈谦明;曾昕;;细胞自噬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间的相关性[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3 徐国鹏;张俐;叶辛幸;;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Israel Castillo-Juárez;Toshinari Maeda;Edna Ayerim Mandujano-Tinoco;María Tomás;Berenice Pérez-Eretza;Silvia Julieta García-Contreras;Thomas K Wood;Rodolfo García-Contreras;;Role of quorum sensing in bacterial infections[J];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15年07期

5 王冬辉;杨惠玲;;自噬与肿瘤[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5期

6 苏远婷;金慧玲;;自噬基因Beclin 1和MAP1LC3在黑素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11期

7 郭志毅;黄盛辉;敖兴亮;牛海鑫;;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期神经痛[J];西北药学杂志;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椺;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及β-联蛋白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和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凯;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诱导自噬生物学效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刘丹;绿脓菌素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3年

3 张婧;调控宿主细胞自噬对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唐艺丹;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与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王伟涛;茶多酚中EGCG单体的制备纯化及其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6 刘伟;S-亚硝基-N-乙酰半胱氨酸对绿脓菌素感染鼠体内氧化作用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4年

7 吴晗;脂代谢在肝癌营养应激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8 王世红;抗氧化剂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小康;戴京京;祁真玉;郝帅;王干勋;王立宇;胡东;张荣波;;不同形态的烟曲霉对巨噬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伟鉴,印木泉,浦跃朴;煤烟致大鼠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探讨[J];劳动医学;2000年03期

2 葛圣蕾;;自由基氧化应激损伤在老龄化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2年06期

3 王云;常志文;;硫氧还蛋白-1:一个新的疾病氧化应激损伤标志物[J];心脏杂志;2011年03期

4 丁银慧;孙竞;钱元霞;李芸子;高静;陈峗;;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线粒体功能紊乱[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5 刘朝巍;张涛;杨卓;;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参与癫痫病理过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1期

6 谷峰;董振南;贾兴旺;王玲;田亚平;;抗震救灾医疗队员与受灾人员氧化应激损伤指标的比较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年06期

7 陈文豪;陈浩;赵达君;乔慧莲;易定华;;番茄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1期

8 黎涌;招伟贤;;围术期氧化应激损伤及跨膜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年04期

9 张春霞;胡利民;康立源;刘利萍;郭虹;;脑缺血氧化应激损伤及中药拮抗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2期

10 张德迎;魏光辉;何大维;刘星;林涛;李旭良;;叶下珠植物提取物保护盐酸氮芥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J];生殖与避孕;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建英;;子痫前期与氧化应激损伤[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咏波;王茜;于振乾;杜建玲;;窖蛋白-1在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吕萍萍;范莹;陈莹莹;朱立;沈岳良;;环加氧酶2抑制剂对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A];浙江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凯骞;张龙泽;陈春英;孙宝云;邢更妹;赵保路;赵宇亮;聂广军;;功能化富勒烯衍生物效应探索:延长线虫寿命和保护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理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韩婧;李学军;;姜黄素通过诱导人内皮细胞产生自噬抗氧化应激损伤[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方朝晖;鲍陶陶;章小平;;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铭;陈怀生;杨大春;曾智;余敏;;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对IL-8分泌的影响[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艳霞;刘仪;张伟;韩东宁;张源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对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张婷;王凡;朱俊东;易龙;付钰洁;糜漫天;;染料木黄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A];重庆市营养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齐华林;王俊;江薇;严海东;;瘦素在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中桥;复方丹参注射液对EPC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衣晓峰;我国首设中医神志病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张中桥;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皮前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静;氧化应激损伤在赭曲霉毒素A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2 易龙;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结构—效应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张立超;抗氧化剂在梗阻性黄疸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符晓华;含二氟亚甲基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活性测定[D];中南大学;2006年

5 叶俊生;左卡尼汀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昱;PJ-3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陆志明;高游离脂肪酸诱导血管局部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瑞敏;低剂量Genistein诱导eNOS/Nrf2-ARE通路对缺血后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和空间学习记忆缺陷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付志红;UCP2在女性生殖中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2 邹玉凌;绿原酸对氧化应激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D];南昌大学;2014年

3 郑媛媛;Nrf2在大鼠HSC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李玉亮;川芎及其有效成分对照射所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王改;姜黄素对肠单层上皮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茜;窖蛋白-1在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琼;Sulfiredoxin-1对双氧水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倩;金丝桃苷对Nrf2-ARE途径的影响及其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杨丝丝;硫化氢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D];南华大学;2007年

10 王艳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高血糖所致大鼠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5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75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