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心脏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3 18:14

  本文关键词:心脏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出处:《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心肌 干细胞核 心肌细胞


【摘要】:正1背景传统学术观点将心脏定义为一种终末分化的"静止"器官,因检测不到进行有丝分裂的心肌细胞,所以认为心脏在人出生后就无法再生出新的心肌细胞,心肌组织处于永恒的生长阻滞中。然而也有科学家提出:假如心肌细胞不能够再生,那么出生后不断生长的心脏,或由疾病造成的心脏质量与体积的增加就只能够通过单个细胞质量与体积增加
[Abstract]:1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point of view of the heart is defined as a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static" organ, because not detected in mitotic myocytes, so that in the heart after birth will not be able to regenerate new myocardium, myocardial tissue in growth arrest. However there are eternal scientists: if the myocardial cells cannot regenerate, so growing after the birth of the heart, or increase caused by the disease of heart mass and volume can only be through a single cell mass and volume increase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151,8120070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20)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2013KTCL03-01)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1 背景传统学术观点将心脏定义为一种终末分化的“静止”器官,因检测不到进行有丝分裂的心肌细胞,所以认为心脏在人出生后就无法再生出新的心肌细胞,心肌组织处于永恒的生长阻滞中。然而也有科学家提出:假如心肌细胞不能够再生,那么出生后不断生长的心脏,或由疾病造成的心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子英;张雯;杨莉;;健康教育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年10期

2 雷川云;柯亭羽;徐勉;;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9期

3 鲁映映;李一文;;心外膜和心外膜源细胞在心脏缺血修复治疗中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05期

4 张云霞;刘璐;于明航;谢锦各;曾强成;;力学刺激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谭妙欣;孙勇;吴健;;心肌球和心肌球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2期

6 周新润;柯永胜;;胸腺素β4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6期

7 董鑫;宁静;;浅论肿瘤干细胞与正常组织干细胞[J];甘肃科技;2015年06期

8 陈中璞;潘啸东;姚玉宇;马根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促进c-kit表达提高小鼠心肌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9 刘玉清;王瑶;周丽珍;于风旭;;干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赵媛媛;马芳芳;郑明奇;刘刚;;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律失常的进展与挑战[J];临床荟萃;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Junli GUO;Wei JIE;Zhihua SHEN;Youling LAN;Yueqiong KONG;Shaoli GUO;Tianfa LI;Shaojiang ZHENG;;SCF Increases Cardiac Stem Cell Migration Through PI3K/AKT and MMP-2/-9 Signaling[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3感染、免疫和疫苗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田磊;王长谦;;改善心肌原位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的策略[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3 Junli Guo;Xiaofan Jiang;Ranran Ding;Yanping Ha;Zhenliang Wang;Tianfa Li;Rujia Li;Hanguo Jiang;Shaojiang Zheng;Zhihua Shen;Wei Jie;;Activation of Notch1 signaling promotes c-Kit~(POS) BMCSCs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A];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4 丁媛;仇锦波;;心肌球来源细胞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前景[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轶宇;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HMGB1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王振华;新生小鼠心肌再生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华琨;构建基于胞质分裂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新型心肌细胞增殖评估体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王逵;SDF-1α/CXCR4轴对心肌干细胞迁移及归巢修复心肌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刘剑锋;Exendin-4联合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6 张嵬;hUC-MSC_S/hHGF基因修饰的hUC-MSC_S移植在心肌损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曹小庆;出生后心肌细胞的增殖及其调控相关microRNAs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张昊;小鼠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分选与鉴定及他汀对心肌干细胞存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李琼;Gata4、Tbx5和Baf60c基因修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73~+亚群心肌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崔明亮;心内膜下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对猪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泳圳;卵巢上皮癌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小雪;BMP-2、FGF-2在心肌梗死区的表达及其对c-kit~+心肌干细胞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3 杨德忠;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侯兆蕾;PFT-α和BMP-2联合诱导大鼠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侯红;人心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杨忠路;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刘通;心肌营养素-1诱导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贺娟;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成肌细胞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川;脉冲电刺激对H9c2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高凌志;Tbx18~+前体心外膜祖细胞分化为窦房结起搏细胞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达;李映欧;;心肌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03期

2 王治荣;李全风;佟利家;徐世东;王孝铭;;硒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影响[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04期

3 王洪新,陶亮,饶曼人;培养的心肌细胞:一种研究心肌肥厚的有用模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王强,姚素梅,姚智敏;镉对培养心肌细胞收缩特性的影响(摘要)[J];开封医专学报;1999年01期

5 商立军,臧益民,王四旺,周士胜;各部位心肌细胞的分离技术[J];心功能杂志;1999年03期

6 王晓明,郭照江,臧益民,高峰;从心肌细胞再生看心脏修复认识的新突破[J];医学与哲学;2002年12期

7 刘霞,王常勇;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俊平,曹鸿国,安志兴,赵慧英,温叶飞,张涌;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朱寄天;;培养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的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6年01期

10 秦成德;王君健;李孝光;;铬对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J];自然杂志;198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林;朱天义;张吉文;;硒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2 余细勇;李晓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与调控机制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文峻;刘鲁伟;范云;屈学民;龙开平;王斯刚;;一种心肌细胞替换实验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滕苗;黄跃生;郑霁;党永明;张琼;;缺氧状态下微管干预剂对心肌细胞能量生成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广林;朱天义;张吉文;;硒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滕苗;黄跃生;党永明;房亚东;张琼;;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秀云;刘畅;;心肌细胞中高糖记忆效应的存在及硝化应激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磊;高小清;姜红;梁艳艳;刘明;邹云增;;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过氧化氢刺激条件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琳琳;夏强;陈莹莹;曹春梅;张雄;沈岳良;;白细胞介素-2对离休心肌细胞β-受体激动剂作用的调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孙红;阎长栋;张建福;;一种简单易行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黎;荷兰培育心肌细胞取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孙国根;心肌细胞的形成和再生有望被诱导[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吴伟农;心肌细胞能自我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陈丹;移植的人体细胞可与豚鼠受体心肌同步跳动[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胡德荣;心肌细胞能体外培养[N];健康报;2002年

7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吴理茂 李连达;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急性心梗治疗获重要突破 心肌细胞可以再生[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0 记者 张晔;基因调控让坏死的心肌细胞“复活”[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柱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机制的探讨[D];广州医学院;2010年

2 姚宇玫;肿瘤坏死因子-α对心肌细胞钙调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及机理[D];浙江大学;2005年

3 沃燕波;淫羊藿苷及其同系物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心肌细胞构效关系及相关信号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朱丹雁;淫羊藿苷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作用及其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关付;化学性缺氧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影响及信号调控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郑红霞;模拟微重力效应对海藻酸钠三维培养心肌细胞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郭炳彦;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滕奇志;活体心肌细胞动态图象分析及运动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张裕东;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靶向性转染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孙飞;新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娅楠;黄芪丹参配伍对肥大心肌细胞肌浆网钙转运关键蛋白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朱炳豹;过表达CrkL对H9C2心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高国峰;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郭伟翔;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刚;多西环素上调缺氧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王慧;脂联素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志巍;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小凹蛋白-3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以及雌激素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梁峰;二甲基甲酰胺对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王艳美;乌头类有毒中药毒性成分对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秦卫伟;硫化氢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9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19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0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