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出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黏附素al-pA基因,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PCR方法从基因组中扩增alpA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NICE:sec,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alpA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雌性ICR(CV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携带空质粒的乳酸菌、携带pNICE:sec-alpA的乳酸菌、灭活的Hp灌胃。免疫7次后检测其特异性IgG和IgA的产生。结果:扩增alp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alpA,转化乳酸菌NZ9000后经nisin诱导可表达Mr约56 000的重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6%,Western blot分析其能与幽门螺杆菌抗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携带pNICE:sec-alpA质粒的乳酸菌刺激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携带空质粒组,与灭活Hp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刺激产生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表达al-pA蛋白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的IgG和IgA,可作为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候选抗原。为乳酸菌作为抗原递送载体的研究和Hp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ress the adhesion al-pA gen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o detect its immunogenicity after oral immunizatio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NZ9000 strai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positive colonies were screened and identified. The induced expression of alpA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The female ICR(CV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PBS. Lactobacillus carrying empty plasmids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carrying pNICE:sec-alpA. The production of specific IgG and IgA were detected after 7 times of immunization. Results: the alpA gene was amplified and the recombinant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NICE:sec-alpA was constructe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NZ9000,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of Mr 56 000 was induced by nisin, and the expression amount was about 9.6% of the total bacterial protein.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could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serum. The level of IgG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carrying pNICE:sec-alpA plasmi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mpty plasmid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the level of IgA stimulat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lactic acid bacteria expressing al-pA protein can stimulate mice to produce specific IgG and IgA after oral immunization. It can be used as the candidate antige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oral vaccine, and provide som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s antigen delivery carri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P oral vaccine.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C144M)
【分类号】:R392.11
【正文快照】: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寄生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1],其感染可导致急、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等疾病。现有的根除Hp的方法主要是三联和四联抗菌疗法,但是Hp的抗感染治疗存在治愈率不高且不能有效阻止Hp的再感染和复发等问题。由于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杨,张亚历,王继德,杨云生,张兆山,周殿元;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alpA的克隆与高效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6期
2 白杨,陈烨,王继德,杨云生,张兆山,Odenbreit S,周殿元,张亚历;幽门螺杆菌粘附素AlpA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杨,王继德,陈烨,林焕建,张兆山,张亚历;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babA_2的克隆表达及定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白杨,张亚历,王继德,张兆山,周殿元;表达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的无抗性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株的构建[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林焕建;杨勤;李菁;刘颖;王启仪;;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二价疫苗预防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张春梅;李松涛;董海波;方耀宗;国冬梅;张蕾蕾;邵世和;;幽门螺杆菌黏附素的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6年02期
5 白杨,王继德,张兆山,张亚历;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保守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株的构建[J];生物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6 尹尉翰;雷涵;徐宇虹;;海藻酸钙微囊对乳酸乳球菌在胃肠道环境中的保护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08期
7 史达;宋岩;李一经;;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抗原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8 白杨,梁燕玲,刘秀丽,施理,王继德,张兆山,周殿元,张亚历;黏附素保守区疫苗防治鼠幽门螺杆菌感染[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4期
9 徐义刚;崔丽春;;乳酸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李晶;张建中;;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及受体研究与疫苗发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杨;表达幽门螺杆菌粘附素保守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王荫榆;有关乳酸菌质粒和表达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顾青;幽门螺杆菌抗原UreB的基因工程及免疫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乔薪瑗;表达猪轮状病毒VP4基因和共表达VP4与LTB重组乳酸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免疫学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焕建;辅助T细胞因子和CagA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与免疫中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良仁;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HOP25的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的体外评价[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张卫军;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双价亚单位融合疫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4 许云华;表达GPV VP3和CPV VP2结构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D];扬州大学;2008年
5 侯慧丽;SS2毒力因子EF/MRP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口服疫苗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孙振璐;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尹尉翰;海藻酸钙微囊对乳酸乳球菌在胃肠道环境中的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yN;表达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学初步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杨,张亚历,王继德,施里,张兆山,周殿元;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及活性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芳红;贺松;张德纯;刘明方;郭亚楠;;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2期
2 于文;靖吉芳;张艳;;幽门螺杆菌ureI和lpp20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3 陈帅印;张荣光;范清堂;段广才;;乳酸菌中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的食品级表达与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4 周吉海;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溃疡[J];日本医学介绍;1994年02期
5 焦建华,杜永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4年03期
6 李月娟,刘耀清,王全立,刘志红,马立人;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对胃癌和胃炎组织内幽门螺杆菌的检测[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6年04期
7 路又可,杨毅军,朱人敏,王年吉;利用脲酶活性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1996年01期
8 温敏;山田宣孝;;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胃粘膜病变的电镜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996年02期
9 刘岱青;;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家猫实验性胃炎[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6年04期
10 史久华;有希望的幽门螺杆菌菌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芳红;贺松;张德纯;刘明方;郭亚楠;;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洪;;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致慢性荨麻疹4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田雨;高文;王蔚虹;张孝平;胡伏莲;;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4 李淑德;李兆申;纪徐淮;许国铭;;幽门螺杆菌胃上皮细胞IL-8转录信号传导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冯百岁;姚雪华;赵国强;;幽门螺杆菌CagA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6 邵伟;刘成国;方富昌;周燕;黄海东;;胃镜清洗消毒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胡品津;萧树东;张万岱;胡伏莲;;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三届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纪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陈洪;;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致慢性荨麻疹4例[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叶嗣颖;李耿;田拥军;张正茂;崔斌;宋启发;熊萍;;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及多重相关基因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刘海燕;方平楚;陶然;俞建国;陈晶;;浙江省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cag PAI的分布[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徐天景(副主任医师);可恶的幽门螺杆菌[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2 武和平;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N];文汇报;2003年
3 记者李天舒;幽门螺杆菌被西兰花“打败”[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于菲;三招除幽门螺杆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李鑫;幽门螺杆菌——胃内的隐形杀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任海军;西蓝花嫩芽抑制幽门螺杆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拯救幽门螺杆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李增烈;幽门螺杆菌劣迹斑斑[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记者 卢文洁 通讯员 朱素颖 王薇;大人婴儿同睡 易感染幽门螺杆菌[N];广州日报;2004年
10 山西中医学院教授 李殊响;幽门螺杆菌不仅害胃还伤身[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爽;幽门螺杆菌σ~(54)调节稳定期细菌存活及硫代蒜素抗菌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顾青;幽门螺杆菌抗原UreB的基因工程及免疫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轩辕铮铮;乳链菌肽耐受性调控新基因功能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英会;IFN-γ对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广;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袁文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纠正H.pylori阳性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7 宋春芳;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凋亡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8 曹晓梅;潜在黏膜递送系统—重组乳酸菌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9 张新;幽门螺杆菌干扰胃黏膜上皮核转录因子SOX2/Hath1表达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郝庆;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基础[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贵章;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抗原片段的乳酸乳球菌表面表达体系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2 江月萍;PCR-RFLP方法鉴定慢性胃炎、胃癌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D];青岛大学;2001年
3 李惠影;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邵春红;幽门螺杆菌适应性蛋白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万荣;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其临床意义[D];江西医学院;2000年
6 王宁;表达幽门螺杆菌鞭毛粘附素的重组大肠杆菌ghost型疫苗的制备及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陆志瑛;15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刘淼;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毒性片段与hpa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9 江花;溃宁口服液抑杀幽门螺杆菌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吴小茜;幽门螺杆菌oipA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2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