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在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及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探讨
本文关键词:p53在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及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探讨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波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衰老 应激诱导的提前衰老 p53 凋亡 肿瘤发生 RNA干扰 过表达
【摘要】: 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可诱导皮肤肿瘤发生,又可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n skin fibroblast,HSF)发生应激诱导的提前衰老(stressinducedpremature senescence,SIPS)。目前认为细胞衰老是抑制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抑癌基因p53是其中关键的调控因子,但是在UVB诱导的细胞衰老中未见报道,因此,研究p53在UVB诱导的提前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四个部分探讨了UVB照射诱导HSF发生SIPS中p53的调控作用及肿瘤抑制作用。 研究目的:第一部分探讨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衰老与UVB辐射剂量的关系,建立UV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早衰模型,为深入研究UVB诱导的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探讨UVB诱导SIPS后细胞周期调控的变化。探讨p53相关的生长停滞、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表达在UVB诱导的SIPS中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UVB诱导SIPS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转染针对p53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建立抑制p53表达的HSF细胞系。探讨抑制p53表达对UVB诱导HSF发生SIPS及其肿瘤抑制作用的影响。第四部分建立稳定过表达野生型p53基因(wtp53)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探讨过表达p53对UVB诱导SIPS及其肿瘤抑制作用的影响。 研究方法:1.以亚毒性剂量UVB反复照射HSF以诱导其衰老。2.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法检测照射后细胞的SAβ-gal活性。3.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HSF经UVB辐射后的细胞增殖情况。4.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raction,RT-PCR)检测三种衰老相关基因即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FN),骨结合素(osteonectin,ON)和平滑肌22(smooth muscle 22,SM22)基因的表达。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6.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细胞周期蛋白p53、p21、p16的表达。7.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的方法检测与p53相关的生长停滞,凋亡及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包括p53、p21、p16、p19、bax、bcl-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 1 alpha subunit,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人双微球蛋白2基因(human double minute 2,hdm2)等。8.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分别将p53的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pGCsi-p53和含有野生型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HSF中,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稳定转染克隆细胞系。用RT-PCR、WB和实时定量PCR分析目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9.建立的抑制p53表达和p53过表达的HSF模型分别在UVB照射后进行SAβ-gal染色、MT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测定。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筛选出适宜的诱导衰老的剂量和次数,以10 mJ/cm~2的亚毒性UVB剂量连续5次照射HSF后,衰老的生物学特征得以明显表现,包括细胞生长停滞,SAβ-gal活性,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在建立的衰老模型中,第一,MTT法检测显示了细胞增生能力的减弱;第二,具有SAβ-gal活性的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第三,三种衰老相关基因,FN,ON和SM22的表达亦明显增强。 第二部分:流式细胞仪对UVB诱导的SIPS模型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大部分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衰老通路中p53,p21和p16的表达都明显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检测发现,与生长停滞相关的抑癌基因p53、p21、p16、p19的表达均上调;p53下游的凋亡相关基因中的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稍上调,而凋亡基因bax表达下调;在肿瘤发生相关基因中,癌基因HIF-1α、VEGF、hdm2的表达均下调。 第三部分:成功建立RNA干扰抑制p53表达的HSF细胞系,转染细胞中p53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下调。抑制p53表达的细胞株经UVB照射后SAβ-gal活性降低,具有抑制UVB诱导的细胞生长停滞的作用。肿瘤发生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抑制p53表达可抑制衰老基因的表达,但p16通路并不受之影响,在UVB作用下仍可发挥作用。抑制p53的表达可使抑凋亡基因bcl-2上调及促凋亡基因bax下调,癌基因HIF-1α、VEGF、hdm2表达明显增加。这些p5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作用被抑制。UVB照射与否对这两种作用无明显影响。 第四部分:成功建立过表达p53的HSF细胞系,转染细胞中存在p53基因及蛋白的稳定过表达。过表达p53的细胞株经UVB照射后SAβ-gal活性未见增高,对UVB诱导的细胞生长停滞的影响并不显著。肿瘤发生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p53未能提高衰老基因的表达;过表达p53可使抑凋亡基因bcl-2下调及促凋亡基因bax上调;癌基因HIF-1α、VEGF、hdm2表达明显降低。这些p5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作用因p53的过表达而更为显著。UVB照射可加强这两种作用。 结论: 第一部分:反复亚毒性剂量UVB照射HSF可诱导其SIPS发生,表现出与复制衰老(RS)的成纤维细胞许多共同的特征。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UVB诱导的HSF的SIPS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G1期阻滞和衰老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进一步印证了UVB诱导HSF发生的SIPS。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提示UVB诱导的SIPS可能具有与p53相关的抗凋亡和肿瘤抑制的作用,但其中p53信号通路所起的作用还需更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第三部分:抑制p53表达能够延迟或部分抑制HSF的复制衰老和UVB诱导的SIPS。UVB诱导的SIPS中的部分肿瘤抑制机制确由p53所调控,抑制p53表达可使部分p5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作用明显缺失,从而有助于肿瘤的发生。 第四部分:过表达p53不能促进HSF的复制衰老和UVB诱导的SIPS。过表达p53可使p5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作用明显增强,UVB还可加强这种作用,从而有助于抑制肿瘤发生。在UVB作用下,过表达p53可能更倾向于诱导凋亡而非衰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琦;许惠娟;毕志刚;;p53相关的细胞周期调控在UVB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早衰中的作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9期
2 刁世勇;王敏;;PUMA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沈树红;黄秋花;陈竺;;微小RNA和肿瘤[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6期
4 谢蟪旭;王萍;李龙江;;Numb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5 孙晓聪;夏海滨;;RNA干扰与肿瘤基因治疗[J];生命的化学;2009年03期
6 韩帮锋;李龙江;;Numb蛋白抑制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7 李东霞;涂平;马圣清;;皮肤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中p53蛋白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01期
8 褚衍六,赵幼安,李文通,郭成浩,宋现让,迟伟玲,魏玲;同时针对VEGF和p53腺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干扰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5年03期
9 李鹏;吕家驹;夏庆华;熊晖;;RNA干扰肾细胞癌多药耐药基因1(MDR1)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探讨[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1期
10 吴国清;廖奕佶;郑爱红;卢丽琴;谢丹;;一个能够有效介导RNA干扰或外源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系统[J];肿瘤学杂志;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云成;赵永波;刘文文;;短发夹RNA对多巴胺能细胞株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宁;郭瑞军;于泽兴;张颖;初玉萍;张建军;;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在治疗晚期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蒋宇扬;;Pokemon介导的肿瘤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太平;邱佰房;董大翠;;P53和Bcl-2在猕猴早期胚胎脑的表达及意义[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5 吴焱;闫承慧;金焰;傅松滨;张贵寅;李璞;;~1p21~(WAF1)和p53过表达在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G中的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季宇彬;刘日嘉;高世勇;;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信号途径研究进展[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宏伟;王金凤;;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DCD5与p53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杨宏新;杨勇;;STK15和P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洪章;刘习强;李劲松;潘朝斌;曾融生;侯劲松;唐海阔;;舌鳞癌中hTERT过表达与P53通路蛋白的关系[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吴宁;刘明;林秀坤;;miR-125b在恶性胶质瘤中高表达并通过抑制非p53依赖通路和p38 MAPK通路参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我国发现新型p53基因调控蛋白[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李天舒;东亚人群p53基因与纬度相关[N];健康报;2009年
3 徐铮奎;RNA干扰剂即将浮出市面[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任晓君;中医药如何对肿瘤发生作用[N];人民日报;2005年
5 张中桥;乳癌发生与凋亡相关基因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李明烈;肿瘤发生的遗传背景及预防[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程万里;检测肿瘤标志物有何作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记者 邰举;抑癌基因p53活性调控机制有新说[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吴长锋;我科学家研究发现p53调控葡萄糖代谢新途径[N];科技日报;2011年
10 ;侵袭、转移——肿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最危险阶段[N];广东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琦;p53在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及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欣;膜联蛋白A5与人子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功能和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陈惠华;14-3-3 ζ与肺癌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陈颖;中心体与端粒酶在大鼠肝癌与小鼠皮肤癌发生中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叶中德;RFP13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王昕;紫外照射后p53与septin2的相互调节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李恭会;shRNA阻抑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和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璐;新型微管结合蛋白NuSAP的有丝分裂期调控功能及DNA结合能力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9 魏军民;RNA干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晓龙;小鼠骨骼肌细胞SelW基因的RNA干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向辉;RNAi载体构建及其对PLC/PRF/5细胞突变p53基因的抑制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王瑞华;人restin基因启动子克隆及P53对restin基因调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万勇;凋亡相关蛋白Bcl-xl,Bad和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江西医学院;2005年
4 侯睿智;p53,bcl2,,cyclinD1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江;Survivin、P5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哲;中心体与端粒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吕青;RNA干扰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郭萌;p53、p63蛋白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任峰;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在大肠癌中的基础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施丹;Beclin 1及其相关基因在电离辐射诱导的自噬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32193.html